行情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商业银行净息差首次跌破1.7%,净息差水平为1.69%。2022年,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这意味着2023年商业银行净息差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银行股的研究自然离不开对银行净息差的分析,因为净息差的水平会直接影响银行的净利润。换句话说,商业银行净息差过低会压缩银行利润,影响银行的可持续健康经营。对于百业之母的银行来说,自然会面临很大的考验。

净息差的持续下降主要与降低融资成本、适度造福实体经济有关。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年期LPR持平,但五年期LPR大幅下降。在LPR不对称下降的背后,压力自然会给银行带来净息差。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将采取降低存款利率的方式来稳定净息差水平。在净息差持续下降的背景下,主要银行不排除继续降低存款利率来稳定其净息差水平。如果商业银行的净息差过度下降,不利于银行的健康发展,作为百业之母的银行,持续稳定的经营自然是最重要的。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价也是上市公司经营发展的先行指标。去年,a股银行股大幅下跌。所有上市银行均跌破每股净资产,形成全线破净现象,银行业估值也跌至历史最低水平。

然而,自去年第四季度末以来,银行股开始出现震荡反弹的趋势。作为晴雨表,股价开始在基本面之前复苏,这也可能表明今年下一次银行股的净息差和盈利能力可能会显著提高。

市场基金的嗅觉往往更加敏感,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当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7%以下时,国内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极低水平,继续下跌的空间相对有限。一旦净息差出现停止下跌和回升的趋势,银行股的基本面基本确认为底部。

一般来说,股市会经历一个政策、估值和市场的过程。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价,也会经历上述过程。

政策见底意味着市场开始释放利多新闻,密集利多新闻的出台证实了市场的政策见底。

估值见底,一般体现在市场指数或股票估值跌至历史估值底部,甚至跌至历史估值最低点。此时,估值见底的概率大大提高。

最后,市场底部,市场底部主要由市场自我调节,当市场投资情绪下降到冰点时,可能意味着市场底部即将到来。

当市场完成上述三个触底过程时,很可能意味着股市底部已经确立,市场已经进入熊市末端,市场拐点可能即将出现。

商业银行净息差首次跌破1.7%,这也是净息差极度下降的体现。从银行稳定经营的角度来看,净息差的下降空间相对有限。一旦净息差开始停止下降和稳定,就意味着银行股的基本面开始稳定,市场上最困难的日子逐渐结束。

相关阅读

本文商业银行净息差首次跌破1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