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今天凌晨扔出了“重磅炸弹”。
北京时间凌晨4:00至6:00,英伟达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发表主题演讲《见证人工智能变革时刻》,正式拉开了2024年英伟达GTC大会的序幕。黄仁勋宣布推出下一代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黄仁勋还宣布,新一代AI图形处理器正式推出,名为Blackwell(GPU),第一款Blackwelll芯片被称为“非常非常强大”,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市。
演讲结束后,英伟达股价一度下跌2%以上,但华尔街机构对2024年英伟达GTC大会寄予厚望。其中,Vivek 以Arya为首的美国银行分析师将英伟达的目标价格从925美元提高到1100美元;TD Cowen分析师对英伟达跑赢市场给予评级和评级 目标价900美元;汇丰银行还将英伟达的目标价从880美元提高到1050美元,重申了该股的“买入”评级。
此前,A股相关板块也不安,3月18日AI概念股全线飙升。其中,计算能力和CPO概念股领涨,新易盛、天府通信、中际徐创股价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寒武纪上涨13%以上,工业富联上涨8%以上。
黄仁勋宣布将推出下一代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在2024年英伟达GTC大会上,英伟达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北京时间凌晨4:00至6:00发表主题演讲《见证人工智能变革时刻》。
据了解,这次GTC会议是五年后第一次线下举行。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下,黄仁勋的演讲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热门事件。
黄仁勋宣布推出下一代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他说,台积电和Synopsys将使用英伟达的计算光刻技术。黄仁勋还宣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图形处理器将正式推出Blackwell(GPU),称之为“非常强大”。
据报道,Blackwell平台可以是万亿参数级的大型语言模型(LLM)实时生成人工智能的建设和运行,成本和能耗是前身的25倍。
现场展示Grace-Blackwelll系统的黄仁勋(两个Blackwelll) GPU、四个die和一个Grace Cpu连接在一起)。两个B200GB200 Blackwell GPU和基于Arm的Grace 配对CPU。新芯片有2080亿个晶体管,几乎所有这些晶体管都同时访问与芯片连接的内存。它将成为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中心运营商部署新电脑和其它产品的基础。
例如,黄仁勋说,要训练一个参数1.8万亿的GPT模型,需要8000张Hopper GPU,耗电15兆瓦,连续跑90天。但是如果使用Blackwelll GPU,只需要2000张,同样跑90天只需要消耗四分之一的电力。
据报道,第一款Blackwell芯片名为GB200,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市。Blackwell拥有2080亿个晶体管,采用台积电4nm工艺。英伟达表示,GB200等基于Blackwell的处理器为人工智能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性能升级,其人工智能性能为每秒2000万亿次浮点,H100为每秒400万亿次浮点。该系统可以部署一个27万亿参数的模型。黄仁勋说,毫无疑问,微软Azure、AWS、许多科技巨头,如谷歌云,都是Blackwell架构的第一批用户。
黄仁勋说:“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一直在追求加速计算,目标是实现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变革性突破。生成人工智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决定性技术。Blackwell是推动新工业革命的引擎。通过与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公司合作,我们将实现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承诺。”
在公告通稿中,英伟达列出了微软、亚马逊、谷歌等将使用Blackwell的组织Meta、戴尔、OpenAI、特斯拉和XAI,甲骨文,马斯克。黄仁勋介绍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包括这些公司。
在演讲中,黄仁勋宣布为开发和部署企业级生成人工智能应用推出新的人工智能微服务。黄仁勋表示,未来如何开发软件?与当前的一行代码不同,未来可能需要一堆NIMS(Nvidia inference micro service),以与人工智能聊天的形式调动一堆NIMS来完成训练和应用的部署。英伟达的愿景是成为AI软件的“晶圆厂”。
目前,英伟达的AI微服务NIM网站已经上线。据报道,NIM微服务为NVIDIA部署提供了最快、最高性能的人工智能生产容器、A121、Adept、Cohere、Getty Images和Shuterstock模型,来自谷ogle、Hugging Face、Meta、Microsoft、Mistral AI和Stability AI的开放模型。
此外,黄仁勋还在演讲中正式宣布了一系列合作。其中提到,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公司比亚迪将使用英伟达的下一代智能汽车芯片Thor。同时,比亚迪将使用英伟达基础设施进行自动驾驶模型培训,并使用英伟达Isaac设计/模拟智能工厂机器人。
业内高度关注的机器人也出现在黄仁勋的演讲中。他说,在我们的世界里,类人机器人很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设立工作站、制造和物流的方式不是为人类设计的。因此,这些机器人的部署可能更有效。
除了机器人图像,迪士尼的orange和green机器人也来到了现场。这两个机器人使用英伟达为机器人设计的第一个人工智能芯片Jetson。
华尔街沸腾,英伟达一度上涨5%以上在市场层面,美东时间3月18日,英伟达股价早盘大幅上涨5%以上,随后涨幅继续收窄。截至收盘时,英伟达股价上涨884.55美元,略有上涨0.7%,最新总市值为2.21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9万亿元)。
华尔街也期待着2024年英伟达GTC大会。彭博社追踪的华尔街分析师对公司进行了60次“买入”评级、7次“持有”评级和0次“卖出”评级。
会议前夕,以 Vivek Arya 美国银行分析师将英伟达的目标价格从925美元提高到1100美元。
美国银行表示,尽管英伟达的估值在过去12个月几乎翻了一番,但仍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Vivek Arya写道,该股目前的市盈率低于2022年11月ChatGPT推出时的市盈率。
TD Cowen 马修·拉姆齐,分析师 (Matthew Ramsay) 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对当前的需求水平感到非常放心和自信,与我看到的几乎所有预测相比,它可能包括我们自己对未来12到18个月的预测。” 他给了Nvidia跑赢市场的评级和900美元的目标价。
汇丰银行于当地时间3月18日将英伟达的目标价从880美元提高到1050美元,重申了该股的“买入”评级。
即将推出的英伟达GB200 人工智能平台是汇丰银行乐观前景的核心。该平台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英伟达自己的Grace Hopper CPU与B200 AI GPU集成在一起,标志着公司首次使用内部CPU。
汇丰银行预测,结合CPU和GPU技术的高价B系列GPU和新GB200产品将为英伟达的财务业绩做出重大贡献。因此,汇丰银行将获得2026财年的每股收益 (EPS) 预计将上涨18%至35.3美元。这一增长反映了来自新市场(包括软件)的预期平均价格上涨和额外收入。
A股AI概念股躁动此前,在2024年英伟达GTC大会将召开的消息刺激下,a股盘面已经闻风而动。3月18日,AI概念股全线飙升,其中计算能力和CPO概念股飙升,新易盛、天府通信、中际徐创股价创历史最高纪录。寒武纪涨了13%以上,工业富联涨了8%以上,浪潮信息涨了近6%。
对于AI、机构认为,2024年英伟达GTC会议超出预期,预示着人工智能业务着陆的趋势可能会加快,计算基础设施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英伟达供应链等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及应用相关公司将迎来发展机遇。
浙商证券表示,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本轮计算能力引领的AI结构牛市是第一波普遍上涨阶段。当时缺乏基本面线索,计算能力、数据、大模型、应用等普遍上涨;经过2023年7月至10月的调整,迎来了第二波主要上升阶段。当时,繁荣是核心驱动的计算能力领导者,具有卡位优势和繁荣优势。
浙商证券预计目前正处于主要上升阶段。在计算能力领导者继续上升的同时,受益于计算能力繁荣传播的中小型市值黑马公司也将开始发酵,预计将成为未来第三波补充阶段的领先线索。
基于此,浙商证券梳理了计算能力产业链,认为以英伟达产业链和国内计算能力链为代表的计算能力龙头卡公司是以计算能力产业链相关新技术或新变化为代表的受益于繁荣蔓延的中小市值公司。中国证券公司
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黄仁勋宣布推出下一代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