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一、中国传感器公司进入特斯拉人形供应链

4月10日,国内六维力龙头企业宇力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大会上表示,“宇力仪器已成为特斯拉供应商”。市场对是否进入和供应产品有不同的看法。

限制传感器轨道的两个主要问题:

1)是否使用六维力;

2)是否采用中国供应链。

该事件至少说明了国内传感器和与T直接对接相关的业务。上述预期逻辑是,人类类型类似于自动驾驶,传感器存在数据安全风险。我们认为T可能采用六维力,数据安全风险不大,国内企业具有超降低成本的能力(典型的ATI报价不少于1万,国内坤伟表示可以达到数千级) 。

二、六维力传感器是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空间有望加速扩容

力传感器的测量对象是力,并将力值转换为相关电信号。力传感器是机器人感知的核心装置,常见的力传感器包括一维力传感器、三维力传感器和六维力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适用于力作用点随机、测量精度要求高的场景,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根据MIR瑞工业数据,2023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为2.35亿元,同比增长14.3%。预计到2026年至2030年,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生产将显著增加对六维力传感器的需求,降低生产成本,预计市场将迎来一个快速扩张的时期。从2023年六维力传感器下游行业来看,工业自动化是最大的下游应用,人形机器人是增长最快的下游应用。

以Optimus为例,大约需要14个力传感器、14个扭矩传感器和4个六维力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的手腕和脚踝需要一个六维力传感器。考虑到人形机器人产品成熟度的快速提高,我们假设2025年人形机器人正式商业化,发货1万套,2026年/2027年销量达到5/10万套。同时,假设2025-2027年六维力传感器的价格从2万元/个降低到1万元/个,基于人形机器人对零部件降低成本的要求,以及六维力传感器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如果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到10万套,可提供约40亿元的六维力传感器市场增量。

三、六维力传感器市场分析:

全球六维力传感器市场主要分为欧美、日韩和中国三大阵营。从中国市场来看,市场集中度较高,ATI是第一梯队、坤维科技、新精诚、宇立仪器等厂商占据60%的市场。每个家庭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都有自己的优势。ATI是世界领先的传感器制造商,起步较早,应用最广泛;宇力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和汽车领域;坤伟科技和新精诚注重合作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其中坤伟科技在外科机器人、医疗检测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仍是小众市场,预计将进入快速增长期。2022年,中国市场6D力/扭矩传感器销量8360套,同比增长58.0%;其中,机器人行业销量4840套,同比增长62.6%,占总销量的57.9%。目前,六维力和扭矩传感器市场较小,规模效应尚未明显。随着进入者的不断增加,下游细分市场需求的逐年增加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六维力传感器有望进入快速增长期。在此期间,它将伴随着多技术路线、产品矩阵的改进、产品成本的降低和本地化率的提高。

四、看好传感器板块投资机会:

1)六维力:重点关注硅应变片+玻璃微熔 MEMS新工艺技术【安培龙】、【华培动力】;

2)电子皮肤:人体产品的迭代方向大多是灵巧的手,对技术储备+客户对接中的【福莱新材料】持乐观态度;

3)其他:低估值传感器标的【开特股份】,具有芯片自制能力,有意进军。来自海涵财经

相关阅读

本文中国传感器公司进入特斯拉人形供应链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