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3月中旬,当上证指数冲刺3100点一线时,很多人认为会挑战去年的高点,从而修复半年以上的市场走势。但实际情况是,股指在运行到3090点后,改变了前期气势如虹的格局,尽显疲态。上证指数不仅没有站在3100点,而且一度失去了3000点。虽然3000点很快就失去了回报,但从那以后,市场再也没有表现出强劲的上攻趋势,开始了小区间整理的拉锯市场。虽然这里还有“大牛市即将来临”的呼声,但面对市场往往是1∶绝大多数投资者对3的涨跌比例变得非常冷静,市场上不再有一个多月前预期市场飙升的热烈气氛。

  这种冷热明显切换的原因是什么?不妨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现在回想起来,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股市的大幅下跌在很大程度上与供求矛盾加剧、限售股减持、转化领域一些不合理做法曝光等因素有关。而且这些因素发酵后,对投资者的心态造成了严重打击,导致缺乏信心。在这种情况下,监管机构直接通过汇金公司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调整相关部门的团队,发布一些限制做空和减持的政策,试图恢复市场知名度。客观地说,这些做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避免了股市的无休止下跌。但也应该承认,如果仅仅依靠这些做法,显然不会带来牛市。上证指数从2600点回升到3000点以上,基本上消耗了上述利好带来的能量。如果市场想在这个位置继续上涨,就必须有新的动力。无论如何,无论“救市”政策有多强,都只能阻止市场在市场失败时的非理性下跌,防止因过度调整而造成的金融风险。但“救市政策”本身并不会带来牛市。  要有牛市,最基本的前提是市场流动性充足,同时,经济活跃,呈现出繁荣的气象。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国内资本相对宽松,央行不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政策利率,同时引导市场利率下降。商业银行继续降低存款利率,试图将部分居民的储蓄引导到非存款领域。客观地说,这些措施的力度并不小,但实际效果相对有限。到目前为止,资本市场充足的流动性还没有反映在股市上,除了“国家队”资金有更明显的头寸建设行动, 没有发现其他类型的增量资金进入市场,基金销售也处于清淡状态。也就是说,如果只是股市本身,现在就缺乏流动性。这就是为什么单日交易金额达到万亿元后不能继续放量,而是回到9000亿元的水平。  至于实体经济,它比前几年活跃得多。今年清明节期间的游客数量已超过2019年,消费金额保持同步增长。然而,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仍然不足。时下正是 2023 年度报告和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集中的季节确实报道了很多好消息,但也不是个人报道了好消息。如果扣除传统行业的蓝筹股,a股市场的估值并不便宜。有人说科技创新板之所以跌跌不休,与发行制度有关,但更本质的问题是很多公司质量平庸。当高市盈率发行时,投资者最初认为,经过几年的努力,业绩可以提高,市盈率可以下降。但现在看来,很少有人做到了这一点。实体经济并不理想,经济运行节奏缓慢,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股市大幅上涨,实在有点脱离现实。  如果市场在第一季度走了一波反弹,那么在第二季度,更有可能是区间冲击调整市场。市场内外多空因素交织在一起,投资者普遍持谨慎态度,等待市场环境进一步明朗。在这种情况下,结构性市场可能仍然存在,但指数不可能有太大的上涨空间。

相关阅读

本文大牛市即将来临,“救市政策”本身并不会带来牛市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