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幅飙升的蓝盾转债(123015)赚足了市场眼球,正股蓝盾股份(300297)也逆势大涨。不过,持续大涨后,蓝盾股份将遭第三大股东减持。
老股东陪跑12年拟减持
10月23日晚间,蓝盾股份公告称,股东深圳市博益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计划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累计不超过2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0%。
截至目前,深圳博益持有蓝盾股份1.14亿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9.16%,位列第三大股东。本次减持股份的原因为“自身发展的资金需求”。
天眼查资料显示,深圳博益成立于2007年,由康美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出资90%、许冬瑾出资10%设立,实际控制人是上市公司康美药业(ST康美(600518))的实际控制人马兴田。
深圳博益早在蓝盾股份上市前即已入股。2008年,蓝盾股份股改前的公司前身广东天海威数码技术有限公司引进新股东深圳博益,当时增资后的企业注册资本不到6200万元。蓝盾股份上市后,深圳博益持有13.27%,目前持有比例为9.16%,一直位列第三大股东。
公告未显示深圳博益多年前入股时的金额,不过,就算其成本为蓝盾股份的IPO首发发行价,截至目前收益也已接近3.5倍。更何况,作为蓝盾股份第一家入股的机构,成本或远低于公司上市发行价。
按蓝盾股份最新收盘价7.88元/股计算的话,深圳博益持有市值接近9亿元。若顶格减持,套现金额或将超过1.5亿元。
上市公司债务违约
事实上,在今年下半年探底拉升之前,蓝盾股份近几年都处于绵绵阴跌之中。2016年至2020年5月底,蓝盾股份从最高价20元左右直接跌至3.5元附近,累计跌逾80%。趁着此轮暴涨,深圳博益打算部分落袋为安。
减持完成后,深圳博益持有股份仍高于第四大股东中经汇通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8993.5万股,继续位列第三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蓝盾股份近期股价虽出现暴涨,但因连续两年业绩下滑、去年出现大额亏损而积累的隐忧正在逐渐暴露,这或许也是陪伴公司多年的重要股东选择离开的主要原因之一。
资料显示,近期蓝盾股份和部分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柯宗庆、柯宗贵因涉诉事项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截至9月27日,蓝盾股份及部分子公司累计债务逾期未偿还金额已高达15.66亿元。
15亿元对蓝盾股份来说并非小数目。据e公司记者统计,自2012年上市以来,蓝盾股份在2018年出现亏损之前累计净利润还不到15亿元。更何况,2019年公司还亏逾9亿元,且今年上半年继续亏损超7000万元。
并且,因部分债务逾期事项,目前公司及相关子公司面临诉讼、支付相关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等情形,对公司净利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由于涉诉事项被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资产已被法院冻结或查封。
蓝盾股份在公告中坦言,公司控股股东部分质押股份存在违约风险及涉及诉讼,且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已全部被冻结,该事项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暂无实质性影响,但对公司的控制权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
若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所质押、冻结的股份未能实施有效应对措施而在后续被采取司法处置,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 短期趋势:短期的强势行情可能结束,投资者及时短线卖出、离场观望为宜。
● 中期趋势: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23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2.30亿股,占流通A股23.06%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84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本文“ST康美实控人因资金需求 拟减持蓝盾股份不超2000万股”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