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暂缓上市,蚂蚁高管昨晚开了紧急会议,董事长井贤栋会上表示,此次蚂蚁IPO打新的的资金会退还给投资人,包括战略投资者与通过支付宝进行投资的散户投资者。在蚂蚁集团重新申请上市时,重新进行“打新”。
其实在17年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进行资管业务整顿的时候,就发现了蚂蚁贷款金额巨大、杠杆率奇高的问题。
根据2017年数据,截至2017年6月,借呗的贷款余额:1659.85亿;花呗的贷款余额:992.09亿;接近3000亿的贷款余额,当初注册资本30亿,撬动100倍杠杆,是银行的十倍左右。
是怎么做到的?
主要靠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拿发放出去的贷款做抵押,在证券市场上借钱,借来的钱再用来放贷。
这样多轮循环下来,就达到3,000亿左右的贷款余额了。
政府对银行的监管严,压根不许这样做。
(现在蚂蚁和银行处在同样的起跑线上了,所以,银行股最近几天涨了一些。)
经过蚂蚁集团的这个事儿,我们需要对所有的金融科技公司的价值进行重新估计。
其实我一直对金融科技公司持保守态度,因为我知道,这是在中国,以人民利益为重的社会主义中国。
确实应该对蚂蚁这样的金融科技公司,加强监管。因为它们为了追求利润,贷款标准太松了。
熟人以前有个邻居了,这小两口过的挺滋润,江苏人,2008年在父母支持下全款买了房子,2017年孩子上小学开始就都不上班了,抵押贷款拿现金出来“潇洒”,换了车,每天夫妻俩手挽手接送孩子上下学。今年又过桥抵押了一次,房价涨的乐开了花。
这种是自己基本从来没赚到过钱,好吃懒做又没有长远规划和目标的人,坐吃山空,大概率最后连房子都保不住。
我也有个认识的人,前几年买了套罗湖的老房子自住,然后贷款买车,甚至贷款消费,真的是纯“消费贷”,贷款逐渐堆积。
后来他做的小生意维持不下去了,到2019年不得不卖房,结果房子只升值了100万左右,房子升值的钱不够还最近几年的贷款的。
我发现,现在有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经常轻率地贷款。这和现在各类贷款很容易获得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不会谨慎合理地筹划自己的财务,往往跟着感觉走,先爽了再说,不理性,没有风险控制的基本意识。
有些人还信奉:“钱越花越多”。
但如果把钱仅仅花在个人消费品上,钱完全不是越花越多。
很多人没有对消费进行规划,总是激情消费。
美国很多人不存钱,银行账户没钱,甚至连几百元钱现金都拿不出来,和针对个人的信用贷条件很宽松,几乎没条件,小额贷款太容易得到有一定关系。
在消费主义观念盛行的情况下,很容易让一大批自制能力差的人今天有酒今朝醉,过度消费。
中国现在也有一些年轻人,买手机、美容、 买衣服等个人消费品,全是用贷款,在各个平台上到处贷款,拆东墙,补西墙。
其实小额贷款利率不低,好多都在10%以上,雪球越滚越大,最后还不上了,信用记录被毁,成了黑户,整个人陷入一种很差的状态,和嗜赌成命、赌博破产或者染上du品的人有点类似。
过度泛滥的小额贷款和赌博这些是有点相似的。
我们不能过度消费,在消费上要谨慎一点、保守一点。
我们要对我们的消费进行规划,需要买什么,什么时间买,都要提前筹划好。
资金原则上要从自己以前积累的钱里面拿出来花,而不是贷款花。
在消费规划中还需要注意有些消费贷款利率高的问题。有些分期的消费贷,实际利率要乘以2左右。
不少贷款机构宣传1万元每月还款多少钱,有的除了利息之外每月还加若干手续费,很多人根本算不清真实的利率是多少,往往把每月还的钱乘12以后除以贷款本金,以为这就是年化的贷款利率,因为是每月还款的,而不是年底还款,实际真实的利率远高于这样算出来的利率,实际利率要乘以2左右。
除了消费需要规划,我们还要对整个家庭的资金进行配置,多少钱,投到房产上,多少钱,投到股票上,多少钱,投到基金上,这就是投资规划、资产配置。
总之,我们需要对我们家庭的理财情况,进行全面的完整的规划,包括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投资规划、退休养老规划等等。
上一篇:ST中科创11月05日涨停分析
下一篇:蚂蚁金服到底怎么了?
本文“蚂蚁暂缓上市给我们的启示!”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