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 黑芝麻“糊”了:业绩下滑、债台高筑 主营产品老化

    2020-11-08 13:10:06 时代财经 收藏

  时代周报记者张梦琳

  黑芝麻(000716)(000716.SZ)不香了,甚至有点“糊”。

  11月3日,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黑芝麻”)回复了深交所在10月22日下发的半年报问询函。这已经是黑芝麻自去年6月起,收到的第三封问询函。

  数次问询函中,黑芝麻躲不开巨额欠款、业绩下滑等问题。

  据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黑芝麻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超过15亿元,但其账面货币资金不到2亿元。

  以黑芝麻目前业绩情况来看,还清债务难度不小。据其三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黑芝麻总营收及净利润分别为24.01亿、-2478.6万元,同比减少19.84%、184.85%。

  11月5日,时代周报记者致电黑芝麻董秘办,询问债务、业绩的具体情况及应对措施,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黑芝麻目前业务不起色,没有找到增长点,股价下滑,整体萎靡不振,要度过难关挑战很大。”同日,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分析师林岳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此前,黑芝麻曾多次尝试跨界,但对业绩提升作用甚微,甚至一度拉垮主业发展。

  黑芝麻糊经典广告画面图片来源:黑芝麻官网

  资金捉襟见肘

  黑芝麻负债高企。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黑芝麻账面短期借款金额为11.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3.63亿元,合计15.53亿元,较2019年的11.88亿元增加3.65亿元。

  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中,黑芝麻坦言,从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公司平均每月应偿债务金额在亿元之上。其中,2021年6、7月,分别将偿还债务金额将超过2亿元。

  但其短期偿债能力却不容乐观。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南方黑芝麻账面货币资金仅为1.951亿元。

  与此同时,黑芝麻财务部门预计,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公司正常的经营性资金需求约45.10亿元。

  账面资金难以填补债务窟窿,正常经营流水又该何以为继?

  黑芝麻在回复问询函时称,从今年10月开始的未来12个月,公司可实现营业收入约52亿元(含税),可回收货款约49.68亿元;截至今年10月底,公司尚有约8.1亿元银行授信可用。

  “另外,公司如期偿还上述债务后可申请续贷,将取得相应额度的贷款资金支持。”黑芝麻坦言。这一表态换言之便是拆东墙补西墙。资金捉襟见肘的同时,黑芝麻的业绩表现也难言乐观。

  财报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从27.72亿元增至44.7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从1.11亿元降至0.34亿元,其中,2018年、2019年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达46.06%、43.51%。

  毛利率方面,相较于2015年的32.59%下滑至2019年的19.19%;净利率方面,截至2019年不足1%。

  而且,公司有约三分之一的净收入来自政府补贴。

  7月15日,黑芝麻发布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共获得政府相关补助资金902.5万元。在近千万元的政府补贴中,影响当期利润总额的金额高达710.3万元。

  据黑芝麻2019年年报,当年政府补助金额占其利润总额的比重为35.02%。

  多元化迷途

  在即冲即食领域曾领先称霸的黑芝麻怎么了?

  1984年,现任黑芝麻董事长韦清文创办广西南方儿童食品厂。五年后,韦清文从全国聘请7位食品专家和教授为常年技术顾问,开始了黑芝麻糊的研制攻关。半年后,黑芝麻糊研制成功。

  90年代的黑芝麻糊图片来源:黑芝麻官网

  1997年,黑芝麻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该产品领域第一家上市公司,韦清文也获得“黑色食品之父”的称号。黑芝麻也在大力扩张“非黑”业务。

  1992年至2004年,黑芝麻先后引进了八宝粥生产线和真空低温油炸果蔬生产线,同时,投资饮料、收购县委招待所、投建包装厂和制罐厂、进军豆粉米粉等白色食品。

  上述支线业务多数不了了之。财报资料显示,黑芝麻培育达6年之久的南方米粉业务在2008年至2010年收入逐年下降,亏损严重,亏损额一度高达6000万元。

  “上世纪90年代开发了很多新产品,我们市场的敏感度还是不错的。比如我们很早就做过麦片、八宝粥、饮料,这些都是很好的点子。但是没有把它坚持下来,最后错过了很多机会。”2014年,韦清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

  如今看来,这番话透露出韦青文在频频探索多元化却无疾而终后,依然没有改变扩展业务的“初心”。

  2017年起,“跨界”成了黑芝麻的新方向。2017年5月,黑芝麻收购上海礼多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股权,进军电商。同年7月,黑芝麻通过收购深圳润谷等企业,在完善自身在电商渠道空缺的同时,切入了曲奇、面包等烘焙食品市场。

  但广泛布局多个产业没有为黑芝麻带来净利润增长,反而引起公司财务危机。2018年年报显示,除了上海礼多多和广西南方黑芝麻两家公司净利润为正,其余子公司均有超过2000万的亏损。

  扩张之痛,让韦清文不得不面对现实。

  2018年1月,韦清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两三年,黑芝麻集团将不会涉足新品类业务。

  只过了两年,黑芝麻又重回扩张轨道。2020年4月,黑芝麻对广西广投国医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投资,官方资料显示,广投国医主要经营投资医疗业、医疗基础建设设施、医疗设备安装、装修、检测、保养、租赁等业务。

  难回巅峰

  黑芝麻的主业黑芝麻糊类产品,近年来也陷入发展瓶颈。财报显示,在1998年至2004年期间,黑芝麻糊的销售额一直徘徊在2个亿左右。同时,黑芝麻糊类销售量从2015年的900.67万件下降至2019年的664.95万件。

  对此,黑芝麻品牌总监韦广贤曾坦承:“各种投资项目,实际上分散了集团的财务和团队精力,导致主业受累。”

  “糊类产品过于老化,没有竞争力,加上黑芝麻精力分散,多元发展,就削弱了主业的竞争力。”林岳表示。

  为了提振愈发疲软的主业业务,黑芝麻围绕糊类产品探索新业绩增长点以扭转局势,但效果并不亮眼。

  2011年,南方黑芝麻推出新品黑芝麻露,但很快便销声匿迹;2013年,南方黑芝麻成立饮品事业部,先后推出了黑芝麻乳、罐装饮料等产品,但如今市场上也难觅其踪影;2016年,黑芝麻推出“黑黑乳”,试图打造又一大单品。

  “即饮产品的尝试,思路是正确的,但应该更多深入地做市场调研,来找到切入点,让产品有清晰的卖点,打造网红特质,才有机会成为新的增长点。”林岳表示,黑芝麻明显没有做到这一点,只是盲目跟风。

  在多元化碰壁、主业颓靡下,黑芝麻的高管们减持却毫不手软。

  2016年7月末,黑芝麻时任证券事务代表周淼怀减持4万股,拉开了黑芝麻高管减持的序幕。

  此后,公司董事兼董秘、高管父母、副总裁、总工程师、副董事长等高管均纷纷减持套现。仅在2018年12月份,就有包括两位副董事长、两位副总裁在内的5位高管减持。

  资本市场表现也每况日下。

  2016年12月,黑芝麻的股价最高报每股8.74元/股,在此之后,黑芝麻股价一路下滑。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2020年11月6日,黑芝麻收报3.23元/股,总市值24亿元。

  股价“跌跌不休”,但黑芝麻依然在2018年提出2020年实现100亿元营收、200亿元市值的目标。如今,2020年已接近尾声,黑芝麻离目标越来越远了。



 

黑芝麻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0-11-08)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5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2.29亿股,占流通A股33.69%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23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相关阅读

本文黑芝麻“糊”了:业绩下滑、债台高筑 主营产品老化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