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祥 实习记者 余佩掀
离泰禾重组方案期限日渐近,资产甩卖的速度在加快。
11月13日,一位泰禾集团(000732)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目前主要是由泰禾投资集团核心人物带队谈判出售泰禾人寿事宜,具体进展暂时无法得知。
据彭博11月12日消息,知情人士称,中国平安与阳光保险等公司有意收购泰禾投资集团旗下的人寿保险子公司。知情人士称,这些公司被选中推进竞购泰禾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该交易或可筹集逾10亿美元。泰禾投资集团为泰禾集团的控股股东。
2017年,黄其森斥资106亿港元拿下了泰禾人寿,3年后,随着泰禾集团(000732.SZ))债务危机发酵,黄其森或将打七折以10亿美元(约合78亿港元)的价格,将处于上市公司体系之外的泰禾人寿出售以“自救”。
11月13日,时代周报记者分别联系了涉及交易的公司。中国平安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对此事不作回应;泰禾集团相关人士则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截至发稿,阳光保险和泰禾人寿方面均未作回应。
此前,泰禾方面公开回应称,目前交易的寿险业务主要在港澳区域,关于寿险业务交易事项,具体进展请关注公告披露。
消息传出的节点也颇为微妙,泰禾集团重组方案期限已近。
据彭博10月21日消息显示,泰禾集团据悉近期已向境内人民币债券持有人提出债务重组方案。有知情人士称,泰禾集团提出的方案将在债券原到期日后第三、四、五年分别偿还20%、30%和50%的本金。知情人士还称,债权人可向公司提出反馈意见,泰禾希望11月15日前就重组方案在原则上达成初步共识。
“万科充当白骑士介入泰禾集团的重组实际上是设定了前提条件的,而不会贸然投入资金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泰禾集团的重组困难较大而进展缓慢,出售泰禾人寿既是推进泰禾集团重组的无奈之举,也是加快泰禾集团重组工作的实质性行动。”11月13日,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泰禾断“金”自救
作为泰禾投资集团、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曾一度带领泰禾登顶闽系房企老大,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包括泰禾集团在内的不同规模房企都在寻求转型的路径。
银行出身的黄其森颇重视金融,他曾多次表示,“不懂金融,就不懂房地产”。2015年4月,泰禾集团正式确立“以房地产为核心,以金融和投资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发展战略。
实际上,早在2010年,泰禾投资集团先后战略投资了福建海峡银行、福建农商银行以及东兴证券。而自2015年起,泰禾投资集团加码金融布局,与控股子公司泰禾集团共同斥资25亿设立平潭金控公司。
2015年5月,泰禾投资集团旗下控股公司泰禾集团等11家福建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海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泰禾集团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1.5亿元,占海峡人寿注册资本的10%。不过,如今海峡人寿依然没有拿到牌照。
在海峡人寿迟迟未获批的情况下,2017年6月,泰禾投资集团宣布以106亿港元完成收购大新金融集团旗下的寿险业务,并与旗下大新银行有限公司签订了15年独家银保协议。
黄其森拿下了心仪已久的保险牌照。这个牌照来之不易,中国人寿(601628)、碧桂园、新城发展控股、复星国际、安邦保险等在内的多家国内外机构都参与了竞购,但最终被泰禾投资集团拿下,并将其更名为泰禾人寿。
继泰禾人寿香港业务之后,2018年10月11日,泰禾投资集团宣布旗下澳门的人寿业务正式命名为“泰禾人寿保险(澳门)股份有限公司”,这意味着泰禾金融保险业务全面拓展至港澳。
“悠久的当地市场服务历史,并借助泰禾集团丰富的资源,我们有信心让泰禾人寿成为港澳保险业的第一品牌。”彼时,黄其森如是表示。
然而,在接下来的2年时间里,泰禾集团步步陷入债务泥潭,黄其森原本寄予厚望的泰禾人寿则成为了自救的稻草。
2020年4月28日,泰禾集团宣布停牌,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泰禾投资持有的永兴达企业100%股权,而永兴达通过持有泰禾投资(百慕大)有限公司100%股权方式,间接持有泰禾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香港)100%股权和泰禾人寿保险(澳门)有限公司99.85%股权。
不过,5月13日,泰禾集团宣布终止收购泰禾人寿,拟引入房地产主业的战投。直到7月底,泰禾集团迎来了它的白马骑士万科。双方签署了《股份转让框架协议》,泰禾投资拟将其持有的公司19.9%股份转让给万科旗下海南万益,转让价款合计为24.26亿元。
即便引来白马骑士,但泰禾集团的债务重组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而这期间市场传出出售泰禾人寿的消息,8月份,市场传出消息,泰禾投资计划出售泰禾人寿,潜在投资者包括中国平安、华润集团、外资保险公司及本地家族财团等。
如今,再次传出泰禾投资集团出售泰禾人寿的消息,买家信息也进一步精确到中国平安与阳光保险等公司。
险企竞购助力国际化
尽管竞购事项尚未盖棺定论,但对于有意布局港澳地区保险业务的中国平安等机构而言,泰禾人寿是正好吹来的“东风”。
“泰禾人寿在港澳市场属于排名中等偏上的位置,面对开放的港澳保险市场,并购已经在港澳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寿险公司,相比重新组建新公司可谓事半功倍。”11月13日,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相比中国平安,泰禾人寿体量较小,且中国平安已于香港和A股两地上市,且其在香港设有机构,比阳光保险更具优势。
在重组方案期限已近之际拟出售泰禾人寿,无论是拟出售方还是有意收购方,各有自己的算盘。
从泰禾人寿发展来看,其成长速度较快。根据泰禾人寿官网显示,截止2019年,泰禾人寿在3年内年度化保费共上升509%,过去两年,新业务价值共上升近140%。
不过,从市场份额看,泰禾人寿的占有额还比较小。根据香港保监局重磅公布2020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泰禾人寿的个人新单业务的总保费收入未能挤进前15名,而新单业务排名前15名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5.7%。泰禾人寿的个人新业务的标准保费收入位列第14名,市场份额为1.5%。
从中国平安和阳光保险有意竞购方的角度来看,此番拟收购泰禾人寿或是为拓展港澳地区保险业务。
实际上,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早有拓展香港市场之意。2019年11月,根据媒体报道,平安人寿有意拓展中国香港的寿险市场,并已筹划平安人寿香港子公司的设立事宜,目标或旨在开发新的业绩增长点和区域性的战略部署需求。天眼查信息显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香港)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9日成立。
如今传出收购泰禾人寿之际,粤港澳大湾区保险市场也迎来新的机遇。2020年11月12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身保险产品有关工作的通知》,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跨境医疗保险产品、2020版定义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产品等部分粤港澳大湾区人身保险产品进行了规范。
郝演苏表示,相关部门着力推进大湾区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其本意或许正是向有条件的寿险公司释放“走出去”的利好信号。在他看来,香港是自由港,内地寿险公司收购香港本地寿险公司没有制度障碍,只要国内监管机构批准即可。
“粤港澳大湾区保险业发展的水平与全球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与发达市场的差距更大,发展的潜力和空间非常大。且香港作为国际保险中心,特别是寿险中心,有助于引领和推动湾区保险业的整体发展。”1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如果交易金额公平合理,那么有实力的国内寿险公司会在完成并购后迅速成为港澳大中型寿险公司,为其奠定海外市场建设的基础,如若后期发展良好的话,便可真正成为国际化的寿险集团。”郝演苏表示。
● 短期趋势:该股进入多头行情中,股价短线上涨概率较大。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4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3.51亿股,占流通A股54.36%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86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本文“泰禾人寿或被七折甩卖 中国平安阳光保险竞购意在“走出去””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