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11月17日电(记者吕梦琦)在优质动力煤枯竭之后,“煤都”大同开始寻找新的产业突破口,“氢”装上阵。
在山西省大同市郊,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生产线正在组装氢燃料电池。这座占地165亩的氢燃料电池工厂今年4月份正式投产,可年产1万台套氢燃料电池堆。
“氢燃料电池车正在成为城市公交系统的新宠,未来市场前景看好。”大同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宏亮说。
优质动力煤曾是大同市的核心“竞争力”,但现在已不复当年的辉煌。大同市市长武宏文说,虽然全市每年原煤产量仍保持在1亿吨水平,但品质不高,竞争力不强。
建立氢能产业先发优势,努力实现“煤都”向“氢都”迈进,是大同市的新机遇。目前,这座全国闻名的“煤都”已经汇集了国内多家氢能产业技术优势企业,带动全市新能源产业同比增长23.6%。
雄韬股份(002733)投资近28亿元,正在大同市建设占地299亩的氢能产业园。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周强说,这是他们在北方最大的产业基地,建成后可年产不少于5万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为了给氢能产业保驾护航,大同市组建了包括22名院士在内的咨询委员会,并发布了《大同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
数据显示,大同市境内探明煤炭储量为312亿吨,具备低成本煤制氢的天然优势。大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筹建年产11万吨煤制氢项目,每立方米制氢成本约为0.8元,比天然气制氢和电解水制氢更具优势。
大同攸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山西大唐国际云冈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今年1月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山西首座氢储能综合能源互补项目建设。
北京首航艾启威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则计划在大同市建设至少3座制氢工厂、10至20座加氢站和3至5座分布式氢能源电站。该公司称,这是在建成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后完善氢能产业生态的又一次重要布局。
大同市正在积极推广氢燃料电池车的应用,已投入5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和22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并建成了山西省首座日产1000公斤制氢加氢一体站。
武宏文说,氢能产业是大同市转型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将努力构建包括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和整车制造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新闻评论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8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50亿股,占流通A股45.37%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8.86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最近有重大利空消息,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本文““煤都”大同“氢”装上阵”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