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起芯片行业普遍的特点,大家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可能就是技术雄厚,其实,还有值得容易忽略的一点,那就是成本前置、收益后置。英伟达的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就曾说过:“其成本之高,难以想象。”
必须在研发方面保持稳定投入,只有付出更多,才有可能将成本转化为技术和产品。当然这个转化还需要通过人才来保证。概括来说,持续的研发投入再加上高精尖的人才,才能保证高新科技公司的发展壮大。
以今年登陆科创板的寒武纪为例,其财报数据表明,2020年上半年,寒武纪研发投入为27739.22万元,同比增长109.06%,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8.10%,对比上年度末增加182.69个百分点。再纵向回顾以往,作为一家科创属性明显的硬科技公司,寒武纪在研发上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2017~2020年上半年,寒武纪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80.73%、205.18%、122.32%和318.10%。
再看人才和团队方面,寒武纪的核心研发人员中,有不少人拥有高学历或毕业于科研院所,在680名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的人员占比超过60%。此外,骨干团队中的多名成员均有着多年的半导体行业从业经验。这种学术与产业融合的配置,可以让团队更好的发挥出1+1>2的优势,特别是在产品输出上。
同时,上市对于人才的吸纳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上市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可以很好的建立起股权激励通道,进而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盟,有利于夯实技术壁垒,进而巩固公司的科技实力。相信寒武纪的上市可以保证人才方面的延续,会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
基于以上,寒武纪拥有着寒武纪远远于行业发展速度。成立四年来,已先后推出了用于终端场景的寒武纪1A、寒武纪1H、寒武纪1M系列芯片、基于思元100和思元270芯片的云端智能加速卡系列产品以及基于思元220芯片的边缘智能加速卡。
除了在产品更新速度和技术迭代研发能力上拥有一定优势,在设计能力和工艺上,寒武纪也不容小觑。
在寒武纪的招股说明书公布之时,有媒体称寒武纪思元290可以被称为彩蛋。因为思元290不仅使用台积电(TSMC)7nm制程工艺,采用HBM2内存,其封装尺寸达也到了60mm×60mm。在业内,能够达成此种设计工艺、且可生产成品的公司,是十分少见的。
在财报中,寒武纪称,这款面向人工智能训练市场的思元290芯片已处于内部测试阶段,该芯片“采用公司自研的MLUv02指令集,可高效支持分布式、定点化的人工智能训练任务”。财报中还表示,寒武纪将在充分和完备的测试后将思元290芯片投入商用。
由此可见,寒武纪正在稳步推进研发和产品的输出,高额投入是基础,技术实力是保障,故而确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寒武纪已经实现了终端、云端、边缘端一体的产品线覆盖,同时利用平台级基础系统软件Cambricon Neuware,连接三端产品,由点及面,实现其“云边端一体、端云融合”的发展战略。
这种战略背后,一方面是因为终端、云端、边缘端都有着较为广阔的市场成长空间,另一方面有助于寒武纪构建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从而降低大客户依赖和流失所带来的风险。就今年上半年来说,2019年11月刚刚推出的边缘端产品思元220在2020年上半年得以规模化应用,营收实现0的突破,贡献了997.51万元的收入,而基础系统软件部分也完成了0到1000万的营收增长。这是一种很好的信号,寒武纪正在从前期布局走向收获阶段。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长期较弱,没有明显的投资价值。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70.80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最近有重大利空消息,且资金流动不甚乐观,空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但多数机构认为该股有长期投资价值。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寒武纪正在稳步推进研发和产品输出”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