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历来是华南地区整车厂商“上新”主战场,本月23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和北京车展高度聚焦“智能化”相比,广州车展以“新科技,新生活”为主题,智能化、新能源仍是车市趋势的主基调。自主品牌再次向高端化发起冲击,展示部分高端品牌车型,同时造车新势力不再“造势”,开始从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凭借一定的交付量开始规模化造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届广州车展,新上市车型达到120款,包括商用车在内共举行69场发布会。全球首发车只有38辆。车展上全新迈巴赫S级、奥迪A3L、丰田凌尚、Jeep新指南者、现代名图、起亚智跑Ace、雷克萨斯LS等车型全新上市。一线主流汽车品牌均携纯电动车亮相车展,而造车新势力阵营则有蔚来、理想、小鹏、高合、威马、零跑等。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造车新势力三方在2021年汽车电动化、网联化领域将齐头并进,值得市场期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1
新能源车型占据展台C位 整车厂加速“触电”
大众ID.4日前首发后吸粉不少,这次在广州车展正式亮相,大众品牌还带来新CC、新CC猎装车、大众SUV家族等新车登场。其中,ID.4标志着大众“变革2025+战略”已经进入第二阶段,ID.4在中国市场共投放两款车型,即一汽-大众ID.4 CROZZ和上汽大众ID.4 X 光荷,二者均出自于大众MEB平台。基于这个平台,至2023年底,大众汽车总共将在中国推出8款ID.车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众MEB平台在中国市场电动化进程中逐渐形成模块化的供应链优势。对于纯电车型,多节单体电池串并联组成的动力电池系统,需要由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信息采集和故障监测,实时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目前,均胜电子(600699)已为大众MQB平台、MEB平台相关车型提供BMS产品,供应电池管理单元和电芯监控单元等产品。除了BMS,均胜电子为大众MEB平台中国版车型还提供安全类、网联类、人机交互和充配电产品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展台主位展出的是新能源汽车车型来看,目前欧系品牌在大规模电动化、减少碳排放方面基本步调一致。大众随着ID.3和ID.4的先后上市,预计2025年电动汽车销量可达至少150万辆。奔驰则提出,到2030年,新能源车型将占其总销量的50%以上。宝马也尝试加快电动化步伐,将12款纯电动汽车的推出时间提前至2023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2
充分理解用户需求 升级座舱智能化驾乘体验
从汽车功能看,造车新势力的智能网联汽车搭载更多网联化的元素,比如通过这次车展在华南地区首秀的华人运通高合HiPhi X。这款车在9月已经上市,据悉将于2021年上半年正式交付。HiPhi X的智能交互显示系统、创新展翼门等均成为其亮点,这些也是高合为驾乘者提供的情感交流体验。又如全球首发的全新迈巴赫S级轿车,电动舒适后门可由后排乘客通过手势控制自动开合,后排智能感应助理可根据后排乘客目光、手势和肢体语言,开启主动式照明系统等舒适配置。
“蔚来NOMI、高合HiphiGo等车载人工智能系统仍在继续增强这种体验,而且这套系统还能更直接、精准、及时的收集用户功能提升需求建议,以便后续不断完善产品定义。”均胜电子旗下均联智行中国区总裁屠科认为,充分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才是做好产品和服务的根本,将来座舱需要实现主动式的用户情感交流,并与移动端无缝连接,部分功能已经在大众等品牌的量产新车上有所体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外,主流“大厂”车型也不断升级车型的座舱智能化水平。例如新奥迪A3,均胜电子旗下普瑞公司为其提供了五个智能驾驶人机交互类组件,包括舱内新型音量控制,空调控制面板和控制单元,座椅调节控制器以及档位选择器部件等。奔驰、宝马、大众、福特、丰田、本田等新车此次都在座舱领域增添数字化新元素,不断升级驾乘体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3
造车新势力不再“造势” 销量上升且加速出海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走出疫情影响,下半年来保持稳步回暖态势,10月销量逼近14万辆,同比增长约68%。尽管本届广州车展上造车新势力推出新车不多,但下半年销量却表现不俗。其中,蔚来汽车今年3月起,已经连续8个月实现销量同比增长,而10月交付首超5000辆,累计交付量超过3万辆。此外,小鹏和理想今年各自累计交付约2万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另一方面,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出口进入爬坡,造车新势力也参入这一行列。蔚来汽车已成立出口部门,ES8和ES6正瞄准欧洲,其出海计划正在提速。今年5月,首批欧版爱驰U5开始登陆法国。特斯拉也在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外,近期首次向欧洲市场出口中国版特斯拉Model 3。中国制造的汽车出海交付量的上升,也进一步推动国内供应链走向成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短期趋势:前期的强势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及时卖出股票为为宜。
● 中期趋势:已发现中线卖出信号。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7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7.01亿股,占流通A股56.62%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6.56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目前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有加速趋势。已发现中线卖出信号。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智能化、新能源渐成时代主基调”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