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和高分融合是构建国家空间基础信息的重要趋势,这是我国乃至全球的重要趋势。”在11月23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卫星(600118)导航年会上,中科星图副董事长、总裁邵宗有表示,从数字地球到数字孪生地球,需要依托于“北斗为体、高分为象”的顶层设计,未来仍需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现阶段“北斗+高分”融合发展逐渐成为业界共识,并在诸多行业开始落地应用。以中科星图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正探索“北斗为体、高分为象”的数字孪生地球,让“北斗+高分”更好地为国计民生服务。
邵宗有表示,数字地球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的数字化的地球,北斗卫星与高分卫星的融合应用,为数字地球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注入新动能,拓展了新空间,尤其是随着今年我国迎来高分十年发展和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成功,为以此为平台支撑的国内数字地球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探索“北斗+高分”融合的创新应用模式,构建自主可控的数字孪生地球平台及产品体系,正成为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也是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新兴力量。邵宗有认为,从数字地球到数字孪生地球,需要依托于“北斗为体,高分为象”的顶层设计,即用高分数据构建数字地球“象参考框架集”,作为多源遥感产品的参考基准,同时用北斗系统提升数字地球时空基准服务能力,高分与北斗协作完成任务。
谈及未来如何构建“北斗+高分”的数字孪生地球,邵宗有给出了建议:构建北斗高分融合的数字孪生地球,不能仅停留在理念层面的顶层设计,同时面临着技术层面的挑战。他表示,未来还需要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包括统一时空框架融合技术、高分卫星遥感智能处理与解译技术、虚实结合的全场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它们关乎数字孪生地球底层架构的稳定性、产品体系的完整性、应用生态的可靠性。
“数字孪生地球将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北斗+高分’空间基础设施能力,打造自主可控、时空统一、虚实相生的数字孪生地球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鲜活的时空信息应用体验,为多个行业领域提供更为前沿的解决方案。”邵宗有说。
● 短期趋势:前期的强势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及时卖出股票为为宜。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7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55.01万股,占流通A股1.16%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56.63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中科星图探索“北斗+高分”技术融合”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