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乔宇
疫情推动了社会生产、消费模式的转变,加速了企业数字化的进程。面对新的变化,航天信息(600271)结合广大企业遇到的难点、痛点,整合企业从合同签署、财税业务到远程办公、档案管理等全流程的需求,快速推出了30余款智能产品和“云产品”,包括代账、记账、财税咨询、税收筹划、线上直播等,为企业打造全程电子化的“管家式”服务。
在航天信息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天晖看来,这是航天信息攻坚克难,圆满完成的又一次“大考”。
20年缴税122亿元
马天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疫情期间航天信息持续面向企业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据统计,疫情期间,办税大厅70%以上的纳税人都选择使用航天信息建设的智能微厅等智能自助终端进行税务业务办理。此外,航天信息在疫情期间持续推出电子合同、视频会议、线上财税业务培训等在线办公解决方案,活跃用户数比往年同期增长了150%。
这并非航天信息首次应对“大考”。2019年4月1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深化增值税改革的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的26天后,航天信息火速为700多万户一般纳税人完成系统更新升级,助力国家减税降费的好政策第一时间落实到企业。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航天信息历时4年的研发成果——旅客自助通关设备通过了实战检验。4年间,航天信息自助通关项目团队申请专利24项,在深圳、珠海、厦门、珲春、顺德等地布局500余条自助通道和300多台边检用自助设备。
马天晖告诉记者,“航天信息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计民生。”自正式成立至今的20年里,航天信息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76亿元、上缴国家税收122亿元,累计向股东分红59亿元。
迎接“云产业”爆发元年
日前,航天信息正式宣布,爱信诺企业服务平台全新上线,将探索平台经济下的商业模式。据介绍,爱信诺企业服务平台将聚焦企业互联网服务,以票、财、税服务为特色,致力于提供企业经营全链条、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和开放生态。
爱信诺企业服务平台的发布,也折射出航天信息商业模式的转变。过去,航天信息采取“产品+服务”模式,而今逐步升级到“平台+产品+服务”模式。在融入了“平台”的商业模式中,航天信息依托平台连接核心价值的提供方和客户,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降低交易成本;依托产品和服务,以对客户的价值创造实现对自身的价值创造。
“我们希望能够以财税业务为核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为企业提供财税应用、供应链融通、企业风控、法律法规等多项应用及服务”。谈及新产品,马天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们期望,爱信诺企业服务平台能成为一个连接器,连接生态伙伴、连接供应链上下游、连接千万企业”。
马天晖告诉记者,当前,信息技术产业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以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技术正密集突破、加速迭代。数字技术、产品、服务正在迅速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
“2020年是‘云产业’爆发式成长的元年。”马天晖认为,“突发的疫情对产业、行业、企业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产业也不例外。与此同时,也催生了行业的转型与重构,创造了新的需求和场景、新的产业链组织模式、新的经营管理和生活方式,特别是整体加速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化发展进程。”
马天晖告诉记者,航天信息正组织研究并部署“云业务”模式发展方案,不断提升整体服务能力,朝着成为国际一流的信息产业集团的发展愿景大步迈进。
● 短期趋势:该股进入多头行情中,股价短线上涨概率较大。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2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0.29亿股,占流通A股55.52%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3.99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航天信息董事长马天晖: 以对客户的价值创造实现自身价值”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