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3日讯 今日,杭州银行(600926)(600926.SH)发布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文件反馈意见的回复。回复中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9月,杭州银行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45.26亿元、60.10亿元、77.63亿元、74.33亿元,金额较高且增长较快,增幅明显高于业务规模增幅。
10月28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关于杭州银行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事宜的批复》(浙银保监复〔2020〕705号)。经审核,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同意公司公开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50亿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计入核心一级资本。公司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报程序,并将依法及时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
杭州银行在回复中表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2019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和2017年12月31日,该行资产总额分别为10715.70亿元、10240.70亿元、9210.56亿元和8329.75亿元。报告期内,该行贷款总额、金融投资总额均随资产总额的增加而不断上升,与此相应,该行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随着各类资产总额的增加而不断上升。
2017年,杭州银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为45.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6%,主要原因是该行为有效应对风险,加大风险抵补能力,加大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
2018年,杭州银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为60.10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32.79%。
2019年,杭州银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为77.63亿元,其中涉及贷款的信用减值损失为71.72亿元,较上年同期贷款资产减值损失增长25.71%,主要系该行在2019年12月31日根据新的金融工具准则计提减值准备时,对未来宏观经济情况的前瞻预测较2019年1月1日更为审慎。
2020年1-6月,杭州银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为49.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6.46%,主要系受“新冠疫情”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该行采用更加审慎的风险管控措施。
2020年1-9月,杭州银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为74.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7.95%,增速较2020年1-6月有所下降,主要系今年三季度以来宏观经济复苏,疫情影响减弱,部分贷款客户经营状况有所好转,该行根据贷款实际风险情况进行相应减值计提。
(责任编辑:蔡情)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58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34.14亿股,占流通A股67.98%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4.92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杭州银行拟发可转债 信用减值损失升上半年50亿增36%”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