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沛之
若论哪个行业最为繁忙,交通运输业当之无愧。“车水马龙”往往是一个城市经济繁荣的缩影。作为远程旅客出行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的航空运输以其快速、机动等特点成为了追求出行效率的乘客首选方式,因而各地机场自然为平日里最为热闹的地方。
白云机场(600004)作为我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之一,着实算得上我国最忙碌的地方之一。每日,无数飞机在这里起飞,将不同乘客平安带去所要到达的地方;同时,无数飞机又在此降落,带回盼归的想家人,带回满载而归的生意人。
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减少了出行,机场等交通运输行业从而受到近几年最为严重的打击,甚至一度被叫停,经历了“极寒”时刻。
白云机场当然也不例外,业绩受此影响不及去年同期。不过,自疫情发生后,该公司管理运行并未停滞或放缓,反而进入了更为“紧张”时期。于第一时间建立了相应的工作体系,疫情防控工作机制,部署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把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重大任务来抓,最终实现安全运行总体平稳。
以上最直接的成效反应在国内疫情消散后,白云机场复工复产成效显著,国内业务不仅有条不紊,并且实现了增长。
一、下半年国内市场业务率先复苏,经营数据实现增长
3月,中国民用航空局统计,2020年2月份的全国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同比下降84.5%和21.0%。疫情在海外的快速蔓延进一步压制旅客出行需求,特别是国际航线大量停飞,全球航空业面临系统性挑战。其中,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明显萎缩,2月达到最低点96.7万人次,可谓“乌云压顶”。
但近几个月,白云机场公布的经营数据快报均显示出其业务“韧劲”。据《2020年11月生产经营数据快报》显示,11月该公司实现起降架次4027800次,其中,国内航线达3721900架次,同比增长20.19%;实现了旅客吞吐量5014048人次,其中国内航线4947294人次,同比增长4.79%;货邮吞吐量173199.46吨,其中国际航线107936.57吨,同比增长3.08%。
可见,在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后,白云机场的国内航线业务走出阴霾,快速回暖,其经营数据表现较为亮眼。据相关统计,今年1―11月份,白云机场累计起降航班共33.2万架次,保障进出港旅客3890.3万人次,已跃居为全国机场第一,全球机场第二。白云机场也成为疫情后复苏快、国内客流最大、起降航班架次最多的机场。
据了解,白云机场的业务主要分为航空服务业务与航空性延伸服务业务。
航空服务业务的收入主要由航班起降服务、旅客综合服务、安全检查服务、航空地面服务产生;而航空性延伸服务业务的收入主要由代理业务、地面运输业务、广告业务等产生。
由此,可以直观地看出,起降航班次数、进出港旅客的数量将直接刺激白云机场航空服务业务的收入,因此,近期经营数据优异的表现可以很好地反映着该公司国内业务业绩的回暖。
二、资产置换强化主业,非公开发行优化资本结构
促使白云机场在国内市场抢先恢复过来离不开其有效的经营管理与资本运作。2019年底,为增强经营独立性、业务及资产完整性,以提升盈利能力,白云机场进行了一项资产置换。
根据资产置换公告显示白云机场将自身持有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航空物流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流公司”)51%的股权与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场集团”)所持有的广东空港航合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合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白云机场铂尔曼大酒店(以下简称“铂尔曼酒店”)、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白云机场航湾澳斯特精选酒店(以下简称“澳斯特酒店”)相应的经营性资产及负债进行资产置换。
航和公司专业的能源管理优势将更好地保障白云机场正常运行,提升机场能源管理安全和效能;铂尔曼酒店、澳斯特酒店则是打造世界一流枢纽机场必要的旅客配套服务设施。
两家酒店入住率可观,年平均入住率分别可达85%、90%左右,保证了良好的现金流,将为白云机场带来更多元化的收入及利润。
同时,白云机场除将收回此前分享给机场集团15%的国内航空主业收入中旅客服务费收入外,还将物流公司4%的年营业收入“揽入囊中”。一方面,旅客服务费是航空性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较大程度增厚白云机场的收入、利润及现金流,2018年,15%的旅客服务费收入就近1.2亿元;另一方面,除“坐收”物流公司4%的年营业收入外,还在五年内享有一次回购物流公司全部股权的权利。
资产置换将推动航空主业和配套服务的协同作用,实现降本增效,并通过提升资产和业务的完整性,从而提升客户体验和盈利能力,切实实现战略聚焦。
另外,2020年11月,白云机场非公开发行了2.97亿A股股票,发行对象系其控股股东机场集团,募集资金近32亿元。本次发行完毕后,机场集团从51.05%的持股比列上升到57.2%,股权结构将更加稳固。
从此次发行目的来看,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第一是加强现金储备以应对短期收入下滑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第二是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风险能力;第三是用于进一步建设、更新捷运系统、停车楼等配套设施,以保证其服务品质、运营效率与自身战略地位相匹配,为未来发展储备稳定资金。
众所周知,白云机场响应政府号召,免除了疫情防控任务航班航空性业务收费,减免了航站楼内部分租户租金、经营权转让费(或特许经营费)、综合管理费等多项费用。为持续保障充足的疫情防控人员及物资,成本将有所增加。收入下降而成本上升必然使利润承压进而影响到现金流入,机场集团体现了自己作为控股股东的担当。
白云机场的定位非常清晰,是我国着力打造的珠三角世界级机群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和核心机场。本次发行完成后该公司的资本结构将得到改善,财务更具稳健性,其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将有力提高,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承载大湾区运输使命,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启动成为未来“新引擎”
经济是国家发展血脉的话,运输效率又是经济发展的血脉。粤港澳大湾区将被建设为世界级一流的城市群,在我国发展大局中拥有重要战略地位,在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化核心引擎,经济自然活跃无比,往来交流也更加密集,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将直接推动国际间更多的文化、经济交流。
在这背后最直观的感受便是需要将运力“搞”上去。据统计2005―2019年,珠三角地区(不包括港澳)航空旅客吞吐量年均保持9%以上的增幅。若将香港和澳门包含在内,2008―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运输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从1.1亿人次增加至2.23亿人次,实现翻番。
因此,白云机场曾经主要的任务是承担起珠三角运力的话,那么如今,该公司将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更长远发展的未来,接踵而至更巨大的运力也将成为其更富挑战性的任务。
7月17日,白云机场发布公告表示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简称“三期扩建工程”)立项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
9月27日,三期扩建工程正式开工,成为未来推动白云机场乃至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据公开资料显示,三期扩建工程主要包括机场工程、空管工程、供油工程,以西二、东三跑道和T3航站楼、交通中心,T2航站楼东四、西四指廊为机场主体工程。
三期扩建工程将带来2条新跑道,即长3400米、宽45米的西二跑道和长3600米,宽45米的东三跑道;42.2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14.4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东四和西四指廊,以及24.2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和停车楼。就三期扩建的机坪新增机位数量来看,将达到190个机位。
这将极大提升其综合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持续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为粤港澳大湾区赋能,同时还将增强其国际枢纽的地位于竞争力,为其未来业绩增长牟足了劲头。
另值得一提的是,T3航站楼的设计将融入更多的“新基建”,智慧型航站楼,将提升出行效率、优化出行体验,满足未来民航运输“全自动、无人化”发展需求。
综合来看,白云机场强劲的管理运营、协同能力已使其在国内环境改善后实现了率先复苏,而近期的资产置换将增强其综合服务能力与盈利能力,增厚的收入利润势必会反映在其资产结构的不断改善上,这也将增强其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则为白云机场的未来添加了更多的可能与增长空间。当然这也是白云机场为成为功能完善、辐射全球、综合实力强劲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迈出的坚实一步。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下跌的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20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4.15亿股,占流通A股68.36%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3.92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白云机场下半年境内业务回暖 非公开发行极大优化资本结构”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