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跌停的接力棒已经从仁东控股手里交到了济民制药手里。
12月16日,济民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济民制药(603222)”)突然跳水跌停,此后便开启了暴跌模式,连续7个交易日以跌停价收盘,其中最近6个交易日均是一字跌停。截至12月24日收盘,济民制药报收于19.99元/股,7个交易日内累计跌幅达52.17%。
不少散户将本次股价异常波动归结为“坐庄后必经的崩盘”,更有不少投资者高呼济民制药为“仁东控股(002647)”第二。
12月24日晚间,针对异动,济民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要事项。
年内第二次断崖式下跌
记者注意到,这已是济民制药年内第二次断崖式下跌。今年6月12日、6月15日、6月16日,济民制药曾连续3个交易日跌停,大批投资者惨遭收割。
当时,有多名投资者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反映市场上存在有人利用微信群、QQ群及直播间向股民推荐买入该股的情形。(详情见:《直播间荐股太洗脑!入坑后连续跌停!还有股民称账户被盗满仓买入!这只股票背后有何玄机?》)。随后,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监高等均未策划、参与该事件,也未授意他人策划、参与该事件,与该事件无任何关联关系。
时隔半年,济民制药再一次经历闪崩跌停。不过从各处公开信息来看,本轮暴跌行情不像是人为操控,更像是市场调节。
环业投资IP Global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道,“济民制药连续跌停的逻辑可能是公司此前存在庄家炒作以及内幕交易,现在这些都被暴露了,市场失去了信心支撑。导致庄家不再继续维护股价,从而出现了暴跌以及连续跌停的发生。”
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向济民制药发去采访提纲求证。截至记者发稿时,未能收到相关回复。
盈利能力逐年降低
资料显示,济民制药于2015年登陆A股市场,是一家以医疗服务、大输液及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当前,其主要产品为医疗服务、非PVC软袋大输液、塑料瓶大输液、安全注射器、无菌注射器等。
自上市以来,该公司营业收入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其归母净利润却由上市前最多8124.78万元下滑至今年三季度的3483.77万元。记者注意到,这与其上市后的公司战略不无关联。
在核心业务大输液遭到同行科伦药业(002422)“吊打”后,济民制药于2015年开始频繁收购民营医院,转型医疗服务行业。根据历史公告,济民制药曾先后收购海南博鳌中整国际医学(000516)抗衰老中心有限公司51%股权、鄂州二医院80%股权、白水济民医院60%股权、郓城新友谊医院51%股权等医疗及医疗器械企业的收购,合计耗资约6.4亿元。
不过,上述标的业绩并不理想,济民制药试图借助并购从而实现利润翻番的美梦也随之破碎。当前,该公司迫切想要甩掉这些资产包袱。
例如,12月10日,济民制药发布公告称,因郓城新友谊医院业绩未达预期,公司与邵品签署《股份回购协议》,邵品将以1.32亿元回购新友谊医院84.49%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新友谊医院股权。
然而,标的回购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发布上述标的回购公告的同时,济民制药还表示,此前与白水济民医院原股东赵选民签订的回购协议中仍有7600万元未到账。
疯狂并购还让济民制药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资金压力极大。最新的三季报显示,该公司负债总额高达10.9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1.69%,较2015年三季度末的10.63%大幅攀升41.06个百分点。
有业内人士认为,上市至今,济民制药始终业绩平平,前期的并购扩张让公司迅速做大规模,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如今,公司正在经历第二轮暴跌行情,虽然已经连续7个跌停,不知何时才能止跌。
对此,经济学者陈恒丹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2019年度该股涨幅巨大,超300%,泡沫较多影响了公司基本面的支撑力度。同时,该股技术面也已走坏。截至今日跌停后仍有巨量卖单封板,说明该股下行空间不小,短期或仍将继续跌停。”
● 短期趋势:极度弱势行情中,投资者可暂时观望。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下跌的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3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36亿股,占流通A股42.57%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9.99元,股价与成本持平。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今日该股跌停,资金流入量较少,且换手情况一般,后市不太乐观。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一般。上一篇:*ST长城收监管函 9高管遭点名
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这家去年暴涨300%的医疗企业 连续7个交易日跌停!前期并购留下“后遗症””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