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12月28日10时,在宁波舟山港铁路穿山港站,一只身披红妆的集装箱从“湖州―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上稳稳卸下。至此,宁波舟山港今年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量突破100万标准箱,为历年来首次迈上“百万箱”台阶,比去年同期增长25%,彰显了宁波舟山港的“一带一路”枢纽地位。

  宁波舟山港是目前全球唯一年货物吞吐量超11亿吨的第一大港,也是年集装箱吞吐量第三大港。自2009年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驶入快车道以来,宁波舟山港在浙江省、宁波市的大力指导支持下,依托海港枢纽资源优势和宁波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全面发力提升海铁联运业务量,从2009年的1690标准箱到2013年突破“10万箱”大关,再到2016年站上了“25万箱”台阶,箱量实现了快速增长。

  2017年以来,随着浙江省海洋港口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业务发展呈现一年增长“20万箱”的大踏步向前态势。2017年完成40万标准箱、2018年实现60万标准箱、2019年突破80万标准箱,并于今年首次超越了“百万箱”。11年来,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年均增速达78.7%,增量及增速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始终保持前列,打响了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品牌。

  自年初以来,宁波舟山港坚持“两手硬、两战赢”,主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持续增强服务保障力度,推动海铁联运业务量加速提升,上半年同比增长超15%,下半年同比增长30%以上,为企业的复工复产和物流链、产业链的快速恢复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宁波舟山港与相关合作方加快推进场站建设,提升海铁联运服务能力。4月15日,铁路穿山港站成功启用,打通了全球第二大单体集装箱码头――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的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使宁波舟山港直通铁路的港区增至三个。截至目前,铁路穿山港站班列开行频次已实现“一天三班”,单月作业量达1.3万标准箱。

  此外,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在海向上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紧密对接,在陆向上通过全国铁路网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效衔接,成为了“一带一路”的一座重要“桥梁”。今年12月13日下午,来自嘉兴、台州、温州等港口的82标准箱进口集装箱从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上岸,在铁路北仑港站完成集结后乘上蓉甬海铁班列驶抵成都,随后搭乘中欧国际班列(成都蓉欧号)发往波兰马拉舍维奇。

  依托对接“一带一路”的枢纽优势,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对内陆腹地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自年初以来,宁波舟山港新开拓了安庆、海安等16个海铁联运业务点,新开通了海安、芜湖两条海铁联运班列,全港海铁联运班列达19条,业务辐射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56个地级市。与此同时,宁波舟山港积极推进模式创新,通过深化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的合作,加快推进湖州西国际化堆场试点工作;推广铁路35吨开顶箱型,创新煤炭、黄砂水铁中转“散改集”模式;加强与船公司合作,在南昌开行中远海运、马士基一天双班精品示范线路,实现路港航多方互利共赢。

  宁波舟山港表示,迈上“百万箱”新台阶是宁波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的新起点。今年11月份,交通运输部批准将宁波双层集装箱海铁联运创新列入交通强国试点工作,甬金铁路也已按双层高箱的更高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进一步提振了未来宁波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的信心。下一步,宁波舟山港将持续强化提升海铁联运服务水平与效率的力度,以海陆双向齐驱之势,全面融入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浙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作出新贡献。



 

宁波港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0-12-28)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15.94亿股,占流通A股88.02%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77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相关阅读
  •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2024-07-23 21:59:30

本文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业务量首破100万标准箱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