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晚间,深交所上市公司蓝思科技(300433)披露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情况报告书 》显示,截至2020年12月 30日止,蓝思科技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总数量为58,962.2641万股,发行价格为25.44元/股,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4,999,999,987.04元。至此,蓝思科技历时8个月的定增终于成功落地。
多家机构认购热情高涨
从公告的数据不难看出,投资机构对本次增发的认购热情高涨,角逐异常激烈。公告显示,截至12月15日(T日),共有12名投资者参与了蓝思科技本次发行的报价,其中11名投资者在规定时间内缴纳了保证金。在有效报价中,最高报价为28.1元/股,不少机构屡次提升报价,从数据可见当时的机构报价竞争异常激烈。
经过两轮激烈的竞争角逐,最后长沙领新、中金、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朱雀等14家机构获得了认购资格。
据悉,蓝思科技今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5.15亿元,同比增长13.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0亿元,同比增长20.20%,是公司上市以来单季最佳业绩。
超预期的业绩表现主要得益于蓝思科技玻璃盖板龙头效应显著,全球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领域头部品牌的中高端产品资源,加速向公司大幅集中;蓝思科技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产能建设和独立的交付能力使其各主要产品都保持着订单充足、需求旺盛。
募投项目前景广阔 获数百位投资者询价
依据蓝思科技披露的非公开增发预案,公司此次增发的150亿元募集资金将分别投资到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长沙(二)园的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建设、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建设、3D触控功能面板和生产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工业互联网产业应用项目以及补流。
随着 5G、AI、AR/VR、IoT技术的进步及应用范围的拓展,新的产品形态和应用场景将会为3C重要组件企业的发展带来新机会,必须抓住5G带来的市场发展机遇,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行业地位打下基础。
蓝思科技表示,智能汽车作为国家战略产业方向之一,公司加快落实该业务战略布局,利用已有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将提升公司智能汽车零组件产能,开拓更多市场,更好的服务客户,提升在该领域的地位。本次发行完成后,总体上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发展,公司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基于这一背景,本次发行共计获得211名意向投资者询价,包括各个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机构、期货公司、QFII、其他机构投资者、自然人等。
值得注意的是,蓝思科技此次最终发行对象阵容豪华,发行质量优良,长沙领新产业(300832)投资获配50亿元,结构调整基金、中金公司(601995)、GIC Private及诺德基金等均重金入股。
据悉,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结构调整基金”)是国家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基金,有3500亿元的庞大体量,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也是全球第二大的私募股权基金。该基金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牵头,联合9家央企、地方国企和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重点投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等项目。
在蓝思科技本次发行中,结构调整基金以25.44元/股的价格认购14亿元,获配55,031,446股,成为蓝思科技第五大股东。
据悉,蓝思科技长沙(二园)相关项目正在建设当中,计划于2021年投产。本次募集资金的全额到位,有助于确保募投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
公开资料显示,蓝思科技系视窗防护外观件行业龙头,是业内少数集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业务于一身的供应商,在市场占有率、交付能力、产品技术与质量等方面居于业内领先地位,拥有苹果、特斯拉等长期稳定合作的知名优质客户群体。
行业内人士指出,受益于国家新一轮5G通信超大规模投资与长周期发展,蓝思科技通过此次定增募投项目解救额产能瓶颈,进行技术与设备升级,将大幅提升公司长期竞争力,新项目投产后,预计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与产销规模将得到大幅提升。
● 短期趋势:市场最近连续上涨中,短期小心回调。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上涨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18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33.27亿股,占流通A股76.15%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4.88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龙头再显头部效应!蓝思科技定增受多家知名机构追捧圆满落地”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