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升级,通过有效技术手段,让医院无纸化建设更深入地参与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是对各大医疗机构无纸化建设的一次重大考验。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重医一院”)在这场抗疫大考中,凭借多年信息化建设经验,率先采用了数字认证(300579)自主研发的生物识别黑科技“易签盾”。从“动动手指”到如今的“刷脸”,易签盾为医护工作者带来更高效、更有科技感的就医体验。
01
多模态签名方式
成为医院抗疫工作主选
在疫情防控初期,医院就率先携手数字认证,在信息化流转关键一步“电子签名”方式的优化上,下足了功夫。
医院在选择签名方式上并非是单一的,可以依据不同场景、不同使用群体,选择不同的签名方式。如医技护管可以选择传统的USBKey、手机、人脸的多模态签名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场景签名需求。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非接触式的签名方式,将会更加适合。
如今,在医院的超声科,登陆超声系统时,医护人员可以采用多种签名方式,不再受业务场景限制。以往,医院主要采用传统USBKey的签名方式,如今在防控疫情的紧张时刻,医院选择易签盾来完成签署认证。
对于医院而言,除了高效、便于操作外,易签盾另一大优势在于非接触式签名。在抗疫期间,医护人员无需摘带口罩、手套,无需接触任何物体,依然可以准确识别人员身份,完成合法、安全的签名,这为医院加强疫情防控、减少人员接触,提供了有效手段。下一步医院也将在各系统内上线多模态签署模式,全面覆盖病理、心电、放射科等各科室,根据各科室自身业务特征,实现多模态电子签署。
02
为何要采用生物识别技术
实现电子签名?
作为业界首款将生物识别技术与传统的PKI/CA有机结合,实现身份识别和电子签名等应用的产品,究竟有何魅力?
相较传统签名模式,新的签署方式更受医生喜爱。易签盾通过建立统一的人员生物特征信息库,将生物特征信息与数字证书进行绑定。通过人脸检测、活体检测、动态人脸追踪等多技术手段,易签盾就能“认识”用户,并具备唯一性、非接触性、和操作简单、速度快等优势,能有效推动诊疗效率及体验的优化升级。
从安全性来看,保障医疗数据、电子文书的安全合规性,关键取决于实现可靠电子签名。易签盾使用数字认证专利的协同签名技术,通过分离私钥因子,进行多方协同密码运算,实现了签名行为的认证,符合法律对于电子签名的安全要求。
● 短期趋势:前期的强势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及时卖出股票为为宜。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8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09亿股,占流通A股62.75%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8.14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利用生物识别技术科学防疫 重医一院“易签盾”正式启用”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