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1年,北京文化(000802)依旧麻烦不断。曾经在爆款电影加持下持续攀升的北京文化,如今股价一路下跌,自2020年9月16日价格高点9.83元至2021年1月27日收盘价4.79元,区间跌幅达到49.74%。
公司近日在发布5亿元贷款逾期公告同时,叠加上郑爽事件影响,尽管公司出品的《你好,李焕英》春节档即将上映,但投资者仍表示担忧。此外,针对郑爽事件可能给公司带来的影响,截至发稿时,北京文化未有相关信息披露。
1月22日,北京文化发布公告称,公司向兴业银行申请不超过5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授信期限一年。1月27日晚间,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就北京文化5亿元贷款逾期回复称,业务存续期间,该分行均按季对北京文化进行贷后检查,沟通企业制作中的影视作品进展情况和在疫情变化情况下的电影上映和回款计划,据此补充了主要影视作品回款资金监管等风险缓释措施,协助企业客户稳定了现金流,也避免了因资金链问题伤及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经该行与北京文化沟通商榷,北京文化正筹措资金,预计于本周内归还贷款本息。截至1月27日,北京文化已向该分行还款1.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文化”前身为“京西旅游”,2005年通过资产重组更名为“北京旅游”,2013年又转型影视娱乐并更名为“北京文化”。2020年前三季度,北京文化实现营收1308万元,净亏损1.17亿元。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其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6377万元,而同期短期借款高达8.96亿元。当前,上市公司进入年报季,公司在最后关头更换了年审机构,2020年年报的审计机构拟由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
待播剧集被认为是目前北京文化缓解现金流困局的手段之一。据悉,由郑爽主演的《倩女幽魂》已经取得了发行许可证,而近日郑爽事件或令公司雪上加霜。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宋一欣律师指出:“针对重大热点事件对公司经营业绩是否有产生影响、影响多少,是否会对投资者股利构成损害,公司需要向投资者及时做出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4月起,北京文化就因高管内斗、实名举报、总裁辞职、财务造假等系列事件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曾任北京文化副董事长的娄晓曦此前实名举报北京文化系统性财务造假,其中就指出北京文化利用《倩女幽魂》等项目助力未完成业绩的子公司,进行利益输送。北京证监局此前的警示函显示,《倩女幽魂》项目涉及违规确认收入。
电影出品方面,北京文化曾经出品《战狼2》《我不是药神》等众多春节档爆款影视作品。即将上映的《你好,李焕英》也进入宣发期,在猫眼APP春节档“想看”榜单前五的电影中位居第二。但爆款电影与剧集对于缓解北京文化现金流难题有多大作用,业内人士表示很难有明显改善。
2020年12月31日,北京文化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对其立案调查。同日,公司还发布《关于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北京证监局警示函的公告》。
● 短期趋势:该股进入多头行情中,股价短线上涨概率较大。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3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3.43亿股,占流通A股48.29%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73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立案调查后连遭利空 北京文化“烦恼”不断”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