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种业是农业皇冠上的明珠。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农业用种主要依靠农民自选、自留。自1979年以后,种子生产专业化,开始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2000年,以“种子工程”启动为标志,种业开始真正成为产业。可以说,中国种业用20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道路。

  在21世纪最初10年,中国种业刚刚起步,恰逢跨国种业公司全球布局之时,种业发展遭遇巨大压力。国外种子席卷而来,震撼了国内种业市场。当时,国外品种最主要的代表是美国杜邦先锋公司的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部分设施蔬菜品种。最高峰时,先玉335推广面积达4000多万亩,国外种子占据了山东寿光设施蔬菜种子的半壁江山。

  人们开始反思:长期以来,中国育种专家数量世界第一,基础研究全球领先,为何难以推出突破性品种?我国育种科研实力很强,为何没能转化为产业优势?

  放眼全球,从2016年开始,陶氏并购杜邦,拜耳收购孟山都,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全球种业新一轮并购已经完成。这不仅是市场份额的聚集,更是种业与农化领域的深度融合,是对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集成。世界种业正迎来以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种业强国已进入“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育种4.0时代。

  对比中外种业之后,人们发现,症结在于种业创新与农业生产“两张皮”,商业化育种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过去,科研单位闷头搞育种、种子企业只负责推广,除少数企业外,大多数育种单位是课题组式育种,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难出突破性品种。近年来,中国种业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成为共识,极大激发了种业发展活力。

  如今,中国种企研发投入加大、兼并重组加快,行业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目前,全球种业前10强中,中国种企占有两席,分别为隆平高科(000998)、先正达中国。不过,到目前为止,我国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依然存在明显差距,全国作物种业企业研发总投入不到德国拜耳一半,国内育种资源、人才的大头仍集中在科研院所。

  因此,对中国种业来说,“十四五”时期,要把科技自立自强摆上突出位置,在保护资源、自主创新、做强企业、建好基地上下功夫,打好种业翻身仗。



 

隆平高科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2-01)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下跌的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4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3223.58万股,占流通A股3.33%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8.10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相关阅读
  •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2024-07-23 21:59:30

本文种业竞争本质是科技创新比拼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