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不好意思,又要拿茅台说事了。这一次要为茅台说句公道话,单纯从基本面分析,茅台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年年都能增长15%到20%,高端产品的净利润率能保持90%以上,每年营收近千亿净利润几百亿,你能说这样的公司不好?

  茅台好是好,但其魅力已经被拥趸们消耗得差不多了,目前每股2500元的股价也还可能乘风破浪,但始终难敌“后浪”。投资茅台的魅力,在于从250元涨到2500元的过程,尽管很多人在中途就下车了。也就是说,1500元以上甚至2000元买茅台的都获利不多,特别是2000元买茅台的到现在也就是20%左右的涨幅,基本就是科创板或者创业板个股一天的涨幅。但如果能从250元买入一直持有到现在,几年时间赚十倍,这才是值得投资者艳羡的。

  换句话说,2500元的茅台在十年后看可能不算高,但现在看确实高了。15%的业绩增速就只能给15到20倍的估值,再加上龙头溢价,30倍足矣,40倍肯定高了,现在60到70倍,透支了多少年未来的业绩?哪怕茅台未来的空间在5000元甚至10000元,但那是长期的过程,而不是短期能达到的。如果茅台现在只有500元,那估值就是15倍,和其增长率匹配。但市场资金太多,硬把一家稳健增长的大消费企业做成高成长企业的价格。

  其实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看,他们也未必喜欢2500元的茅台,只是从市值足够大、行业景气度足够高、业绩增长率适合的指标去选择,没得选。五大行压压箱底可以,买太多会被投资人认为保守;“两桶油”属于子之不欲勿施于人的品种,行业景气度走下坡,属于可能被替代的领域,连压箱底都配不上。所以,机构不买茅台买什么?即便是白酒,也只有茅台一枝独秀,其它香型的白酒竞争激烈。所以,选过来选过去只有茅台。

  但是不是机构资金就一直抱着茅台不放,或者抱着各种“其它茅”难以割舍?也未必!一家企业做大以后,如果无法从宽度和高度上突围,很难继续做大。就国内很多企业来说,无论是行业天花板的制约,还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困惑,都会让它们进入一个瓶颈期。就比如白酒行业,其实整体增长并不明显,三四线产品的生存空间被一二线品牌压制得非常厉害,产业结构性分化严重。而各种“其它茅”所处的家电、乳业、调味品、医药等都属于竞争激烈的行业,谁能说自己不当老大了就没人敢当?再说企业做大了就会有“大企业病”,茅台营收超过1000亿以后,要翻倍就是2000亿,对于一个守着酱香白酒的企业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五粮液(000858)就一度为了营收增长达标去做汽车,格力也谋求多元化发展,但这样的多元化能不能带来利润的增长呢?这取决于更多复杂的因素,破圈能成功绝非易事。

  所以,你想一个30到40岁的人还要长个子,是不是有点荒谬?但你如果断定一个7、8岁的孩子就不长个子了,不是也很荒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说“投资的魅力在于从小做到大”的原因,增值是一个过程,是低买高卖的过程,而不是机械的教条主义。特别是对于新增机构资金来说,它们现在想的可能不是再去买各种高高在上的“茅”,利润空间已经不大了,而是去挖掘新的成长价值标的。这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

  第一个因素在于机构资金的多元化扩容。这个多元化有几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公募基金在量上的大扩容,2020年公募基金新发行了3.15万亿,今年1月就发了5000亿,相信节后基金的发行又会加速,毕竟银行理财几十万亿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千亿基金日光”的新闻可能会不时出现;第二层含义,是公募基金属性的多元化,以前发行的公募基金大多数属于传统行业,或者在行业上不加限制,只要投资股票即可,所以大多去抱团。但现在很多公募基金的投资标的属性非常强,比如去年受限制的半导体芯片类基金,比如今年可能爆发的为保障注册制改革成功的科创板基金,它们都是有标配的,不可能去买酒买药买酱油;第三层含义,是私募基金的大扩容,这部分基金从投资收益率的角度考量,一般不会与公募基金“趟同一条河”,它们大多会另辟蹊径,从最近私募的调研方向可以看出,科技属性与成长性是其关注的重点。而私募基金的规模也不可小视,特别是大量对收益率要求比较高的社会资金的流入,让私募基金在获得增量的同时也有强大的收益率压力。

  第二个因素,在于注册制改革以后,很多新锐的成长性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它们为机构资金适度转移投资标的提供了条件,也为“从小做到大”提供了新标的。注册制改革以后,大量属于初创期的企业可以登陆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快速做大做强,以后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初始茅”可能由此诞生,也就是有机会产生像茅台一样从100元到2000元的上涨过程。这对很多机构资金来说吸引力还是很大的,特别是比较激进的公募基金和绝大多数私募基金。实际上从控制筹码的角度看,私募基金未必会一味喜欢“大”,所谓“大即是美”的说法值得商榷,五大行和“两桶油”大不大?

  当然也许有人要问,现在很多“小而美”的公司并不受待见呀,市场舆论也是一边倒。这个要一分为二地看,很多注册制以后上市的“小而美”有两个问题,一是发行价格随行就市,目前估值比较高,需要一个释放的过程;二是在原始股东没有解禁特别是风投机构没有解禁之前,二级市场的机构很难进入,毕竟流通筹码太少。所以,市场需要挤干估值水分,让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介入成本降低。什么时候是机构大规模进入的最好机会?今年下半年,大量注册制改革以后发行的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原始股东解禁了,二级市场机构会去承接自己喜欢的“小而美”,市场经过大换手以后,行业景气度高的各种“初始茅”有望成为未来A股“最靓的仔”。

  编辑|陈雨禾审核|姚彦如



 

贵州茅台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2-19)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750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8266.95万股,占流通A股6.58%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445.91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相关阅读
  •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2024-07-23 21:59:30

本文投资的魅力,在于从小做到大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