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众成医械”。
今年以来,高瓴除了一直看好的心血管领域外,多次加码体外诊断赛道。
近日,高瓴创投与复容投资联合领投完成POCT凝血领军企业普施康生物亿元C轮融资,楹联健康产业基金跟投,点石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新产品开发、离心微流控芯片量产、临床试验、市场推广及补充运营资金等,加快普施康生物新产品的获证和市场占有率提升,帮助普施康生物发力POCT检测市场,打造产品线完整的平台型IVD公司。
据悉,这已是高瓴2021年投资的第三家IVD企业,此前高瓴分别投资了新羿生物和迪安诊断(300244)旗下的凯莱谱。
2021年1月8日,高瓴创投跟投完成数字PCR企业新羿生物1.5亿B轮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领投、华创资本、及老股东青岛禹峰、重远汇晨跟投,是我国数字PCR领域最大融资。
本轮融资用于新羿生物数字PCR技术平台的进一步发展,推进多款创新型分子诊断试剂的研发和临床试验,推动数字PCR系列产品在生命科学和临床领域的应用并加速其商业化布局。
同日,高瓴资本(8000万元)、厦门德福资本(5000万元)、松禾资本(2000万元)三位投资人完成对迪安诊断子公司凯莱谱的1.5亿元战略投资。
凯莱谱是迪安诊断旗下聚焦新一代多组学生物标志物质谱检测技术研发、临床转化和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围绕体外诊断、临床研究、代谢组学、环境与临床毒理等多个应用方向,在贯穿多组学到临床应用的全产业链技术引领下,提供覆盖“产品+服务+管理”的临床质谱整体解决方案。
优质赛道:IVD千亿潜在市场,15%高增速
近年来,全球体外诊断行业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出现,以二代基因测序(NGS)为代表的分子诊断技术、以微流控芯片为代表的即时检测产品,以及以大数据、“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健康管理和精准医疗等新技术、新模式为体外诊断行业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如何快速、准确筛查并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在各种新技术迅速发展及新冠肺炎疫情催化的大环境下,体外诊断(IDV)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近几年一直保持复合年增长率15%以上。2019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突破900亿人民币,经过2020年疫情的洗礼之后,市场已达到千亿规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IVD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
目前,我国体外诊断市场大部分被外资企业所占据,罗氏、雅培、丹纳赫、西门子在国内体外诊断领域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从细分领域来看,免疫诊断、分子诊断、POCT国内企业市场份额较低,国产产品进口替代空间较为广阔。
另外,我国体外诊断费用占整个医疗保健支出的比例较低,但保持着快速增长趋势。从全球来看,北美人均体外诊断费用达到70美元,欧洲人均约20美元,其中瑞士超过50欧元,而中国仅为7.1美元。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通过对疫情影响及市场发展前景等方面综合考量可以发现,分子诊断、免疫诊断和即时诊断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向好。体外诊断凭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将更加受到市场的关注和认可,是未来几年医疗器械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编辑:赵锦彬)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下跌的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3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737.23万股,占流通A股3.80%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5.90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该股最近有重大利好消息,但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形式尚不明朗。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高瓴新风向:投资大鳄投资为何多次押注这一领域”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