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3 月4 日上午,在广州市新闻中心举行广州市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商务局、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广州海关、黄埔海关、广州港(601228)相关负责人通报工作举措和成效。广州港集团副总经理宋小明参加发布会,向媒体介绍了广州港集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港口全球物流链、供应链重要节点作用,持续推动提升口岸营商环境,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取得的积极成效。

  广州港集团作为广州港的龙头企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改善营商环境,在大湾区发挥了主力军和引领作用。2020年,广州港一手抓港口生产经营,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断提升港口作业效率、发展智慧港口、推动降本增效,推动广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国第四、全球第五。2020年全年新增9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2021年截至2月底已新增4条外贸班轮航线,2021年一季度预计广州港南沙港区将新增近10条国际班轮航线,为珠三角企业进出口贸易,为落实国家“六稳六保”作出积极贡献。

  广州港提升营商环境的四方面工作举措:

  降费让利方面

  响应国家的号召,2018年开始广州港主动降低外贸进出口集装箱收费标准,下降幅度达26.6%。去年疫情关键节点,先后2次在全国沿海港口中率先推出空、重箱免除堆存费用、整船换装、空箱调运、临时班优惠等支持性措施。今年春节期间,广州港又率先推出南沙港区普通重箱免费堆存21天, 空箱免费堆存政策,与广大客户共克时艰,获得一致好评。

  无纸化建设方面

  完善了广州港“私有云、主干网”,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对广州港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发展无接触业务办理、云端营销、智能理货,广州港信息化平台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海关、海事、边检进行数据系统有效对接,目前广州港外贸出口已实现100%无纸化,并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无纸化提货方案,进口无纸化业务正大力推广。

  通关创新方面

  联合海关在南沙港区开通了“湾区一港通”通关新模式,实现大湾区货物经南沙港区进出口实现7x24小时快速通关,该政策叠加启运港退税、内外贸同船运输等模式,大大提升了进出口货物流通效率,让客户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能力建设方面

  港口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保障民生、保障国民经济生产的重要枢纽。下一步广州港将从软件、硬件两方面加快物流枢纽能力建设:一是高水平建设具备世界水平“广州方案”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该项目将集成北斗定位导航、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二是加快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南北区)项目建设,南区将建成亚洲最大的临港冷链物流分拨基地,北区将建成具有海铁联运功能的大型物流园区。三是加快推进南沙进港铁路建设,争取今年11月通车,为内外循环在南沙港区的有效衔接提供多式联运支撑。此外,广州港还将加快建设南沙粮食码头筒仓二期、扩建工程,新沙港区11号12号泊位工程、广州港近洋码头等重点项目,提升港口整体服务能力。

  针对国际航运市场需求旺盛,集装箱“一箱难求”的现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广州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广州港牢牢把握就地过年的生产特点以及外贸订单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储备了大量的空箱,并鼓励加班船、空箱调运船到南沙。2021年前两个月南沙港区空箱到港数量合计超22万TEU,保障了节前节后外贸出口高峰时期腹地企业的用箱需求。2020年全年作业加班船超百艘次,2021年至今共接卸了20余艘次调运空箱的加班船。目前,船公司还在持续往南沙港区调运空箱,进一步保证进出口企业货物运输畅通。



 

广州港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3-04)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上涨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301.24万股,占流通A股0.05%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29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相关阅读
  •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2024-07-23 21:59:30

本文贯彻新发展理念 广州港持续推动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