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投资时报》记者 王悦

  南京银行(601009)近日正式发布N Card信用卡,围绕智能化、数字化、开放化这一信用卡领域发展方向,突破传统实体卡的介质和支付场景的局限,拥抱培育年轻客群,在信用卡市场发出自身强音。

  零售转型瞄准虚拟信用卡

  数字经济、数字金融蓬勃发展,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也给银行业带来了诸多新的空间。作为首家在国内主板上市的城商行,南京银行抓住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加快改革创新转型,自2016年以来,坚定不移推动大零售战略,确立了“成为零售客户一生的金融伙伴”这一目标,创新优化业务模式,强化金融科技赋能,致力于满足客户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银联银行合作部负责人表示,南京银行是中国银联重要的合作伙伴,2003年8月,南京银行率先发行银联“62”开头信用卡,是中国第一家发行银联“62”信用卡的商业银行。

  随着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金融、科技、场景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到来。在这种情况下,信用卡这一行业实际上已经发生深刻变革,正在回归信用支付这一本源本质。

  南京银行副行长周文凯表示,在信用卡的发展道路上,南京银行没有走单纯依靠数量规模扩张的传统老路,基于对信用卡行业最新变化的认识,主动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抓住移动支付这一风口,不断满足新时代下的客户金融服务需求。此次正式发布的N Card信用卡,正是南京银行围绕“智能化、数字化、开放化”,突破传统实体卡的介质和支付场景的局限,采取敏捷团队开发模式,倾力打造的一款新产品。

  创新突破定位“无限可能”

  与传统信用卡不同,此次南京银行发行的N Card信用卡产品,定位是做一张有温度、懂生活、能社交、会记账、更有趣的信用卡。在许多环节,该行作了大幅优化,从申请办卡到用卡消费,均可直接在微信小程序中实现。比如在申请环节,N Card信用卡因其虚拟数字化的特点,面签激活无需再等待实体卡片,只要核卡通过,营销人员即刻就可以为客户办理面签激活,客户绑定移动支付,就可以正常消费,从而实现互联网时代年轻人追求的效率;用卡环节,客户不再需要下载APP,所有操作均可在“南京银行N Card”微信小程序中完成;特色权益上,有等级权益体系、游戏生态圈、笔笔返现等,以更智能、更有趣、更便捷为出发点,从更好地服务年轻客群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贴近客户需求。

  N Card,N代表了“生活的N种可能”,是南京银行的拼音首字母,也是年轻、牛年的拼音首字母,还是英文单词NEW的首写字母,同时在数学中还代表了无限延展、无限可能。南京银行希望,N Card能以牛年为新开端,通过这一全新产品和服务平台,以不一样的N种功能、N种体验、N种精彩,让客户抓住“生活的N种美好”,实现“生活的N种可能”。

  发强音为未来赢得主动

  全新上市的同时也是二期优化的开始。南京银行方面表示,未来将把握信用卡领域的发展态势,继续坚持客户体验优先,不断迭代更新,搭建面向客户的综合服务生态圈,让这张N Card信用卡有温度、懂生活、能社交、会记账、更有趣,从而在信用卡市场发出南京银行自身更强的声音。在这一过程中,南京银行表示将遵循行业发展规律,持续加大各方面的投入,通过科技赋能,借助互联网渠道发卡,缩短投入周期,让后来者的加速突破成为可能。

  对南京银行来说,此次发行跟年轻人一起玩的信用卡,除了有调整优化银行自身收入结构的考虑外,同时也致力于更好地拥抱和培育更多的年轻客群,为未来零售业务转型发展赢得主动、拓展空间。而在此过程中,南京银行显然对信用卡业务有着坚定的信心、坚实的步伐,凭借在区域内深耕细作的能力,逐步发力这一市场。



 

南京银行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3-07)


● 短期趋势:短期的强势行情可能结束,投资者及时短线卖出、离场观望为宜。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上涨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38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9256.02万股,占流通A股1.09%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9.61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相关阅读
  •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2024-07-23 21:59:30

本文挖掘“无限可能”!南京银行正式发布N Card信用卡发出市场强音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