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钱瑜 王晓)3月24日,包装生产商奥瑞金(002701)发布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净利润2.2亿-2.86亿元,同比增长400%-550%,上年同期净利润为4395.84万元。
对于净利润增长,奥瑞金表示,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产生活秩序趋于正常,主要客户业务实现大幅增长,二片罐业务发展良好,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利润上升。
资料显示,奥瑞金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作为红牛中国最主要的罐装商,奥瑞金与红牛中国饮料的合作已长达20多年,是红牛中国的核心供应商。自2012年上市以来,依靠大客户红牛奥瑞金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一路走高。然而在2017年,受泰国天丝与华彬集团之间商标纠纷影响,奥瑞金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挫呈现负增长,降幅分别为3.37%和38.98%。
事实上,奥瑞金意识到依赖红牛的风险,并在为“去红牛化”不断铺路。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元气森林的“外星人”功能饮料、战马、脉动、正大板蓝花、日加满等均由湖北奥瑞金饮料公司代工。按照奥瑞金创始人关玉香的设想,进行一体化服务转型,将是打破制造业增长瓶颈、摆脱大客户依赖的一种尝试。
除了拓展饮料代工生意,2018年12月,奥瑞金对外发布公告称,自筹资金2.05亿美元收购Ball Asia Pacific Ltd(波尔亚太)于中国包装业务相关公司股权。彼时,奥瑞金称其将进一步承接波尔亚太的产能和客户从而减少对红牛中国的业务占比,优化公司的客户结构和收入结构。而在这一收购之后,二片罐业务也逐渐成为奥瑞金的重点拓展方向。
据了解,目前,奥瑞金已经形成功能饮料、啤酒和奶粉三大品类的基石梯队。客户包括红牛、东鹏特饮、青岛啤酒(600600)、百威啤酒、雪花啤酒、燕京啤酒(000729)、飞鹤、君乐宝、伊利等奶粉企业。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无论是饮料代工还是补足二片罐业务,奥瑞金都是希望借助此次收购来降低对红牛业务的依赖。不过短期来看,红牛的罐体业务仍只奥瑞金的主要收入来源。
根据奥瑞金近年来的债券跟踪评级报告,2017-2019年,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76%、71.46%和73.74%。对第一大客户红牛中国的销售收入便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9.68%、59.1%和57.18%。
浙商证券(601878)发布研报显示,奥瑞金2015年至今持续开拓新客户并加快外延节奏完善二片罐布局,先后入股中粮包装、永新包装,并于2019年收购全球制罐巨头波尔在中国的4家工厂。伴随供需格局改善,灌装服务进入放量期,一次性负面影响消除,看好公司2021年业绩在低基数上有较好表现。对于奥瑞金提到的二片罐产品,浙商证券认为,原材料价格上行,二片罐提价顺畅,盈利仍具弹性。
对于业务拓展与对红牛中国方面诉讼的风险应对,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奥瑞金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5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848.95万股,占流通A股0.77%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5.61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转型一体化服务 奥瑞金欲解“红牛依赖症””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