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商业银行推广符合“绿色金融”标准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完善信息披露,“及时调整贷款配置”,中国人民银行周四在与24家主要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会晤后发表声明说,尽管今年总体货币政策立场将保持“中性”,既不太紧也不太松,但商业银行对各行业的贷款比例可能会有所下降专家们表示,调整后,央行将更多地关注高科技、创新和制造业,以及支持国家碳中和目标的项目。
央行还敦促金融机构不断优化重点领域的信贷结构,因为“实体经济复苏正在加快”尚不牢固的薄弱环节仍需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强调,贷款总量和增速要保持稳定,小微企业普惠性贷款要有所增加。他表示,金融业将继续把部分利润交给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的整体融资成本将下降。
今年经济增长复苏仍存在不确定性,虽然由于低基数效应,GDP增速将明显提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娄飞鹏表示,考虑到社会融资总额的增长速度应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相匹配,贷款的同比增长速度可能低于去年。
为对冲COVID-19时期的经济放缓,中国央行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银行贷款保持高速增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长12.5%。
预计今年信贷供应结构将发生变化具体而言,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增速可能下降,科技创新、制造业和绿色发展等领域的贷款增速将相对较高。”
Goldman Sachs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单辉预计,今年的货币政策立场将“中性”今年,一些结构调整,以支持重点领域,如中小企业、农村发展和绿色发展。
高盛(Goldman Sachs)上调了对中国GDP增长的预测,从8%上调至8.5%,并表示总体通胀不会大幅上升。“我们预计,社会融资总额的存量增长将从2020年的13.3%降至2021年的11.5%,”单说。
“回顾过去几个月,经济增长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方针,即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与名义GDP增长保持一致。因此,从连续的角度来看,我们预计信贷增速不会进一步放缓。
高盛经济学家表示,银行贷款预计将从房地产行业转向制造业。
中国人民银行支持绿色金融的潜在途径包括为绿色行业提供更多银行贷款的窗口指导,将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向绿色融资倾斜,以及将再贷款计划向绿色融资倾斜,单说。
货币当局还强调需要更好地评估企业的实际信用风险,同时完善国际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和激励措施。中国人民银行还要求各银行加大对困难省份的多元化信贷支持力度,协调好区域发展。
资产负债平衡等多重因素,会议表示,在衡量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时,应包括利润和风险指标。
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货币当局希望政策工具有助于抑制碳排放”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