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3月起A股成交额持续缩量,市场做多热情不高
本周全球股指普涨,A股层面,市场对海外长端美债收益上行的风险略显“疲态”,但两市成交额持续缩量,本周全部A股平均成交额7025亿元,最低成交额不足6500亿,平均换手率降至1.06%。海外疫情反弹、美债利率上行、核心资产高估值担忧制约市场做多情绪。
美国第四波疫情有抬头之势,虽然疫苗接种加速,但由于假期出行人数增多、许多州过快减少封锁措施等因素,美国新增疫情人数再次上行;欧洲新冠疫情新增病例连续三周上涨,由于变种病毒迅速传播,多国疫情新增人数反弹,疫苗接种进程却相当迟缓,疫苗争夺、疫苗审批迟缓等问题,令欧元区疫苗接种进度远落后于美国;部分新兴经济体受到疫情与通胀压力双重制约,经济复苏将更为缓慢。海外经济将呈现不平衡的复苏,目前来看发达经济体好于部分新兴经济体,美国好于欧洲。
财政刺激落地提振美国就业,3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大超预期,其中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服务业就业快速恢复。今年以来,美债收益率曲线已非常陡峭,截至4月2日,10Y美债升至1.72%,较年初上升80bp。再往后看,随着疫苗接种与财政刺激落地,美国就业数据仍会向好,部分地区疫情防控措施解除后,通胀也会上行,因此后续美债收益率仍有上行空间。
2021年来,利率的上行驱使A股定价逻辑变化,短期业绩增长被赋予更高的权重,核心资产相对于A股整体的极致分化的估值开始收敛。微观交易层面,当前核心资产的机构持仓较拥挤,虽然春节后核心资产估值有一定调整,但调整后的核心资产筹码仍较集中。
业绩披露期市场存反弹行情。今年3月起A股就未出现过万亿以上成交,两市成交额呈现缩量趋势,海外疫情反弹、美债利率上行预期、核心资产高估值担忧等因素制约市场做多情绪。近期市场市场对海外长端美债收益上行的风险已经带有“疲态”,季报披露可能会为市场提供反弹行情,但趋势性机会还需等待更明确的信号。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3、主题上,重点聚焦“碳中和”(今年政府工作八大任务之一)。
风险提示:企业盈利不及预期;海外黑天鹅事件(政治风险、主权评级下调)等。
相关阅读
本文“A股成交额未有效放大表明市场在担忧什么?”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