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几天大家关注的就是顺丰控股股价的情况了,股价持续暴跌,创年度新低,那么顺丰控股股价下跌的原因是什么呢?到底怎么了?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顺丰控股发布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预计亏损9至11亿元,而去年同期在疫情影响下也有9亿元以上的净利润。
至于大幅亏损的原因,公司主要提到5点,概括起来为:
1、公司处于新业务拓展关键期,加大新业务的前置投入;
2、业务量增长导致出现产能瓶颈,加大资本性开支投入;
3、转型期存在的资源重叠投放现象;
4、春节期间员工补贴创历史新高;
5、时效件去年基数高,今年增长低于预期,电商件毛利率承压。
这样子看下来,顺丰的业绩其实也没多大问题,大多数都是短期因素所致,新业务与产能的拓展也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但为什么市场反应会这么强烈呢?公告发布后顺丰控股一字板跌停,逼得董事长当天晚上在股东大会上致歉,并表示“这样的问题不会出现第二次”。
然而市场并没有买账,第二天顺丰股价继续大跌9.38%,自2月份高点已经跌近50%;股价堪称腰斩。千亿营收大白马到底怎么了?
从自营全货机、建机场、无人机配送、自营网点和转运中心,种种迹象表明,顺丰控股走的是重资产模式。
虽然这能够大大提升物流及配送效率,但其面临的固定资产摊销使公司营业成本居高不下。
所以我们会看到顺丰的快递收费也会比其他快递要贵许多,而最近又传出百世快递、极兔速递因“低价倾销”被整治的消息,市场把矛头指向了“价格战”。
1、价格战
2020年,顺丰度票均收入17.77元,同比减少16.93%;2021年1月、2月单票收入继续降至17.26元、15.11元,创月度新低。
从顺丰盈利能力来看,毛利率从2017年的20.07%逐年降至2020年的16.35%;净利率从6.68%降至4.50%.
2、高端市场衰退
顺丰控股深耕的高端市场正逐渐走向衰退。前些年,国内时效件业务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到了2017年、2018年增速开始放缓,2019年开始衰退。
2020年,顺丰时效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41%;在各业务中排名垫底。这还包括了疫情爆发初期防疫物资及居民生活物资寄递带动的时效件增长。
顺丰控股的时效件主要以文件类为主,基本上是与企业合作,企业在邮寄重要文件时一般也会选择顺丰。
目前有一种说法是电子发票会影响到顺丰的时效件业务。随着政策持续推进和电子加密技术的成熟,2020年国内迎来了电子发票元年,未来邮寄发票数量将会大幅减少。
3、低端市场发展难
随着高端市场天花板的到来,顺丰不得不将业务转向低端市场。低端市场主要集中在电商件和散客件。目前顺丰控股的经济件收入发展比较迅速,近年来均保持30%以上的增速,但是未来呢?
我们平时网络购物基本上很少接触到顺丰快递,基本上都是四通一达占据,要求使用顺丰快递的话需要自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顺丰的经济件价格确实要比其他家要高许多,本来盈利低位的商家必然会选择更廉价的快递。另一方面,其他快递公司均与电商平台存在利益捆绑,唯独有顺丰依然特立独行。
4、护城河逐渐消失
既然顺丰可以发力低端市场,那么其他快递企业也一样进军高端市场。其实道理很简单,各大快递公司都已经上市,融资也很方便,拥有资金优势之后就可以增加固定资产投入,提升快递运输、配送效率。
据了解,目前圆通、京东均有自己的货运飞机,并持续加码航空运输,“航空运件”已经不是顺丰特有的招牌,顺丰护城河优势或迎来瓦解。
总结:虽然目前顺丰控股确实面临许多难题,但其江湖地位并不是短期就能撼动的。近期公司股价大幅杀跌,市场情绪陷入冰点。尽管跌了接近50%;顺丰的市值仍有2935亿元,在物流行业内排名第一,韵达、圆通、申通、德邦等连其零头都不到。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在快递行业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价格战越演越烈情况下,顺丰控股高端领域优势有可能会逐渐瓦解,顺丰未来的路,可能会越来越难,让我们持续关注吧。
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顺丰股价持续暴跌,到底怎么了?”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