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问之 ○编辑 邱江
现在对电梯市场下定论为时过早――广日股份(600894)董事长蔡瑞雄与上海证券报的对话,从反驳电梯销量增速放缓的观点开始:“房地产传统领域电梯需求有所放缓,但高水平的区域一体化建设、城镇化、旧楼加装电梯等新兴领域的增速喜人。把握好、把握住新兴领域增量发展机会,大有可为。”
风雨兼程六十五载,广日股份从中国电梯工业的开创与建设者,发展成为涵盖电梯整机及零部件、现代服务业、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领域的智能装备领先企业。
在蔡瑞雄看来,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十四五”期间,广日股份将秉承“提供更智能、更安全、更优质的智能装备和服务,创造智慧未来”的企业使命,通过创新驱动、资本驱动,拓展智能产品和服务应用场景,推动产业向高端智能装备及服务转型升级,最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传承开拓铸就领先
“2020年,广日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合计产销电梯约14万台,市占率居国内首位。”蔡瑞雄介绍称。
广日股份有近50年的电梯整机制造历史。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回望广日股份的发展历程,正是在稳中求进中不断突破。1956年,公司前身工厂(广州金属结构厂)成立;1973年,首台“广州牌”国产电梯诞生,公司开始专注电梯生产;1983年,广日自主品牌注册成立,同时引进日立先进技术;1996年,成立广州日立合资品牌;2003年,广日电梯推出行业首款永磁同步主机电梯;2009年,公司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电梯生产基地;2012年,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开启跨越式发展。
具备完整产业链及集约化运营模式,是广日股份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优势;拥有珠三角改革开放前沿的区域优势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企业性质,公司发展如虎添翼。如今,广日股份电梯业务涉及电梯整机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电梯零部件制造和物流配送服务,涵盖了整个电梯产业链;公司创新建立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则充分发挥公司产业链完整的优势,实现各业务板块战略共生、协作发展,从而提高区域竞争力。
目前,广日股份电梯整机及零部件业务拥有广州、天津、昆山、成都4个制造基地,形成辐射华南、华北、华东、西部的全国性生产能力,正致力于由区域性企业向全国性的电梯生产及服务企业转变,由传统制造企业向高端装备制造服务企业转型。同时,广日股份通过与日立电梯在电梯零部件和电梯物流服务方面的战略合作及权益投资的方式,在分享高端电梯市场成长红利的同时,提高经营能力,促进产业拓展。
“公司转型升级主要围绕‘聚焦深耕电梯,优拓智能装备’,在坚持电梯主业内生式发展的同时,以形成有效协同为前提,积极拓展外延式发展。”蔡瑞雄说。上市以来,广日股份资本运作加快,不断拓展业务领域,2015年收购松兴电气,拓展工业机器人产业;2016年参股新筑股份(002480),涉足轨道交通;2017年按照广州市国资委国资改革总体部署,整体并入新组建的广州智能装备产业集团,走上加速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新历程。
新基建带来新机遇
开拓新领域,广日股份收获颇丰。在轨道交通领域,2019年,广日股份和全资子公司广日电梯、参股公司日立电梯(中国)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广州地铁“广州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自动扶梯和电梯采购(包安装)及运维服务项目”,中标金额约55亿元。
“中标广州地铁项目是公司在轨道交通业务方面的重大突破。这不仅意味着公司产品、技术得到认可,更意味着公司可以在该领域‘攻城拔寨’。”蔡瑞雄信心满满。
2020年,广日股份又陆续中标“太焦高铁”“新建兴国至泉州铁路宁泉段”“新建赣州至深圳铁力客运专线江西段”等项目,轨道交通领域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在蔡瑞雄看来,价值延伸正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除了稳固发展电梯主业,广日股份一直积极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
未来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机会在哪里?“高水平的区域一体化建设,如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将激发基础设施尤其是轨道交通领域需求,带来巨大的增量市场和无穷商机。”蔡瑞雄直言。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及农村老旧小区加装、改造市场释放利好。在蔡瑞雄看来,这一市场需求的满足并非简单的下沉覆盖,而是需要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匹配不同商业模式,提供更为专业的差异化服务。据此,广日股份以华南地区为中心向全国市场发力,建立电梯加装专项部门,深入了解各地电梯加装政策,有针对性推出了G.Plus加装专用电梯,以实现加装业务规模逐年提升。
此外,参照欧美电梯市场发展模式,电梯后市场业务将逐渐成为我国电梯市场的主要利润点。广日股份扩大自维保业务规模,维保业务在近几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创新驱动行稳致远
庞大的电梯市场吸引了众多企业跨界入场,电梯制造企业又该如何迎接挑战?“拥抱变化!”在蔡瑞雄看来,装备制造业企业进入电梯行业是必然趋势,跨界融合或产业链构建必然会向前后端延伸,广日股份也在尝试延伸突破。
以“通过创新驱动、资本驱动,拓展智能产品和服务应用场景,实现产业向高端智能装备及服务转型升级”为战略导向,广日股份以电梯为核心产品,向楼宇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性服务业、工业机器人及互联网四大领域的上下游产业链延伸,通过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实现从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
事实上,广日股份的发展一直蕴含创新基因。在多年深厚技术沉淀的基础上,广日股份保持业内较高的研发投入,打造强大的科研团队,提高科技软实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强化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升级改造,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截至2020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专利1058项和软件著作权207项,其中发明专利99项、实用新型专利794项。
除了技术创新,在蔡瑞雄看来,对企业发展而言,模式创新至关重要。“面临竞争新局面,要对具有颠覆性的模式创新持谨慎态度,因为这往往会将原有的业态连根拔起。”广日股份作为国企及行业头部企业,正在尝试通过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的创新,摸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
例如,面对电梯使用的一大痛点和堵点――不同楼层费用承担问题,提出利益补偿机制,电梯企业也将不再是单纯的设备提供者,而成为电梯服务提供商。更远的未来,广日股份将以电梯作为载体进行整合延伸,打造智慧楼宇,进而成为智慧小区解决方案提供者,助力打造智慧小区、智慧城市。
“上市公司质量是上市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高质量发展最终在于企业能力的提升,如战略引领、管理能力、市场开拓、风险防范等。”蔡瑞雄说。据悉,2020年,广日股份已启动对标世界一流、提升行动计划;并将合规管理、风险管理、内控机制等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36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5.36亿股,占流通A股62.32%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8.26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把握基建市场新机遇 广日股份转型升级“上电梯””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