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中国又少了一个“卡脖子”的领域。4月16日,杉杉股份(600884)宣布,其通过增资方式收购了LG化学旗下偏光片及相关资产70%的股权,正式成立全球最大的偏光片供应商杉金光电,实现了高端偏光片国产化。

  新型显示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年产值已超过4000亿元,液晶显示产业规模全球第一,面板产能已占据全球过半份额,产业链逐步向中国转移。虽然中国头顶“显示大国”光环,但显示产业核心材料、关键装备国产化率极低,很容易被“卡脖子”。

  在显示技术产业链中,“卡脖子”并不在面板生产环节,而是受上游材料、装备所限制。行业数据显示,面板上游的材料产业,包括偏光片、玻璃基板、靶材、光掩膜版、光刻胶等产品近年来国产化率不超过20%。

  据悉,偏光片不仅是制造液晶面板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占液晶面板成本的15%左右,还是我国液晶面板技术国产化最困难的领域之一。“偏光片技术对整个面板性能的影响程度越来越高。”杉金光电总经理朱志勇说。

  全球调查公司Omdia数据显示,全球偏光片市场规模约百亿美元,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同时,中国偏光片未来5年产能缺口将达到24%。

  这一态势即将面临反转。去年6月,杉杉股份斥资11亿美元,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今年2月1日完成资产交割。并购被视为我国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的一项重要成果。

  “杉杉成功并购LG偏光片业务,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这项重要技术的垄断和封锁,为中国显示产业的全面超越补齐了短板。”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郑永刚透露,收购完成后,全球四大生产基地和1700多项专利全部交付,原经营和技术团队保持不变,53名中高级管理干部、38名韩国籍技术专家全部留任,“杉金光电进入之后,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从不到10%提升到45%以上,这一核心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将得到绝对保障。”

  显示行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拥有更大的产能规模意味着更强的经济性。郑永刚表示,两年内,杉金光电将拥有10条全球领先的生产线;同时,强化宽幅产品优势,以性能更优、品类更全、竞争力更强的产品,满足智能化时代的市场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偏光片上游材料中,PVA、TAC两种膜材料技术门槛高,供给集中,占偏光片成本的75%左右。而偏光片中我国自主生产的材料整体占比较低,材料端仍被日本企业垄断。

  “我们的材料确实掌握在上游厂商手中,所以我们要把产业做大,促进上游材料的本土化。”朱志勇坦言。

  为保持收购后的竞争力,郑永刚表示,要建立全球研究院,进一步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同时,建立产业联盟,引导上游国际材料厂商在国内建厂,贴近下游客户,推动上下游产业融合。



 

杉杉股份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4-21)


● 短期趋势:前期的强势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及时卖出股票为为宜。

● 中期趋势:已发现中线买入信号。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54.10万股,占流通A股0.09%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4.43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已发现中线买入信号。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相关阅读
  •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2024-07-23 21:59:30

本文显示屏偏光片“卡脖子”成历史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