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如果永辉超市(601933)真能像在致歉声明中所说的,对食品安全制度及流程进行全方位核查,加强上游供应链管理,今后其商品质量将更有保障,此次道歉反倒成了提高质量的契机。这也提醒监管部门,企业过去装聋作哑,是因为监管没有锤到七寸。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当其他鸵鸟都把头埋进沙子时,有一只居然抬起头来大喊,“对不起,我错了!”永辉超市就是这只不按套路出牌的鸵鸟――最近,网上突然出现了一份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的道歉声明,称“公司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向广大消费者、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致以真诚的歉意,管理层对该事件自查自纠,深刻反省”。

  为什么说突然呢?因为很多人是先看到这条道歉,然后才得知前两天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永辉超市多家门店有1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被媒体报道了。

  这事儿最让人意外的点就在这里。市场监管总局定期会通报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被点名的企业有很多,可似乎没怎么听说哪家企业为此道过歉。

  就拿最近几期来说,4月19日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辽宁省大连乐购生活购物有限公司销售的烤鱼片,N-二甲基亚硝胺检测值不合规。3月31日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美团华欣超市(上地店)在美团(手机APP)销售的精肉里肌肠,菌落总数不合规。

  3月19日公布的抽检结果一口气点名了好几家:小矮熊京东自营旗舰店销售的小矮熊枣花蜜,氯霉素残留量不合规;海南省海口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金龙店销售的豇豆,甲基异柳磷残留量、克百威残留量不合规;沃尔玛(云南)商业零售有限公司曲靖子午路分店销售的黄瓜,氧乐果残留量不合规。如果算上电商平台上的商家,每期被点名的企业就更多了。

  这可是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的抽检,近几年家乐福、沃尔玛、淘宝、天猫、拼多多等企业几乎每期都会上榜,其严重性远超被省局点名。可大家好像打定了主意,随你怎么抽查,我就装聋作哑,坐等这波过去,继续愉快玩耍。这几乎成了企业应对食品安全抽检的一致态度。

  从效果来看,这套鸵鸟策略成功淡化了可能发酵的危机。大多数时候,抽检结果被淹没在了互联网信息的汪洋大海,虽然有时媒体会跟进,但极少引起关注。因此,永辉这一次大张旗鼓地公开道歉,就显得格外不寻常。

  可能其他企业会认为永辉是傻瓜,不懂得暂避风头,纯粹是自找麻烦。但媒体和消费者应该看到,在装聋作哑很可能风平浪静、公开道歉反而会招来热搜的网络环境下,永辉以上市公司的名义道歉,至少展现出想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客观地讲,超市、电商平台只是销售平台,不是问题食品的生产方。食品安全涉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多个环节,出现问题也有多方原因。

  在过去的抽检中,永辉多次被曝出不合格,反映其供应链管理不善。如果永辉真能像致歉声明所说的,对食品安全制度及流程进行全方位核查,加强上游供应链管理,今后其商品质量将更有保障,此次道歉反倒成了提高质量的契机。道歉声明亦是免费广告,向消费者传递了永辉负责任的形象。从这个角度看,永辉其实是聪明的。

  也须看到,这次永辉道歉的前提是监管部门重锤批评、主流媒体曝光,想躲也躲不过去。假设这些信息还是散布在一篇篇定期发布的抽检报告里无人关注,永辉会不会主动道歉,还是个未知数。之前,永辉超市被点名过多次,可没有道过歉。

  这也提醒监管部门,企业其实心里有数,装聋作哑是因为没有锤到七寸。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只有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坚持最严肃的问责,才能让消费者放心,让经营者敬畏。说到底,食品安全既不需要傻瓜,也不需要“聪明人”,只需要一心确保质量的老实人。



 

永辉超市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4-21)


● 短期趋势:短期行情可能回暖,可适量买进股票,作短线反弹行情。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下跌的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238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3.25亿股,占流通A股3.43%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29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相关阅读
  •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2024-07-23 21:59:30

本文道歉的永辉超市 是聪明还是傻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