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4月28日晚间,苏试试验(300416)(300416.SZ)发布2021年一季报,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83亿元,同比增长59.46%,净利润为0.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16亿元。

  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明显,主要得益于国内有效的疫情防控,一季度经济形势较好,试验设备及试验服务板块总体增幅显著。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46%,是因试验设备及试验服务销售规模增加所致。

  苏试试验作为一家环境试验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环境试验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为客户提供从芯片到部件到终端整机产品全面的、全产业链的环境与可靠性试验及验证分析服务,主要业务为高端装备制造和试验服务,客户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4月16日,公司发布所属行业变更公告,表示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不断发展,试验服务业务占比已超过试验设备业务,成为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2020年度,试验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59.54%,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3.47%。

  在2020年报中显示,2019年收购上海宜特后,苏试试验踏入集成电路第三方检测服务领域,具备“材料—元器件—零部件—终端产品”全产业链的检测服务能力,2020年服务国内集成电路领域客户超1800家;2020年上海宜特实现营业收入26033.15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1.97%。在今年一季报中,集成电路验证分析板块(上海宜特),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净利润同比增长553%。

  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信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政策支持集成电路行业发展,2014年6月,国务院等部委颁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明确到2030年,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实现跨越发展;2020年8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给予集成电路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企业和软件企业更有力度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环境。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1年3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291万亿块。IC Insight预测,2022年我国大陆地区晶圆制造产能有望超过韩国,跃升为全球第二,仅次于我国台湾地区。集成电路和晶圆制造增长迅速,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为集成电路检测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重大机遇。

  苏试试验也加大集成电路测试服务的投资力度,在2021年3月17日发布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中,面向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全方位可靠度验证与失效分析工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在所有项目中募集资金最高,拟使用募集资金达2.86亿元,占总拟使用募集资金的48%。苏试试验表示,通过实施该项目,保持公司在集成电路工程验证分析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集成电路的电特性、电参数和功能的检验能力,助力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产业发展,提高公司在晶圆测试及芯片成品测试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此外,公司还于4月28日发布担保公告,全资子公司苏州广博和苏试仪器拟为公司向国开行苏州分行申请办理6000万元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及土地房产抵押担保。2020年报显示,苏州广博新能力建设成效初显,整车试验、新能源电池试验业务增幅明显,净利润同比增幅近40%。此外,苏试试验还是多家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理事单位或委员单位,是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者之一。



 

苏试试验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4-29)


● 短期趋势:短期的强势行情可能结束,投资者及时短线卖出、离场观望为宜。

● 中期趋势: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3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21亿股,占流通A股60.14%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9.11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相关阅读
  •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2024-07-23 21:59:30

本文苏试试验一季度营收2.83亿元,集成电路验证分析板块净利润增长达553%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