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布署以及中央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以来,越来越多制造企业开始主动拥抱智能制造,并积极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建设和布局智能工厂。但不少企业在“工业4.0、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概念满天飞的环境下迷失了方向,不知该如何下手,盲目跟风。
作为 5G、IoT、IDC 领域的创新先锋,科信技术(300565)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合作、智力引进等方式,成功引入两化融合体系,在工业设备制造、装配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4月29日,在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与e-work数字化企业网联合主办的2021国际智能制造暨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高峰论坛上,科信技术流程IT部经理罗仙辉以《中小民营企业的数智化之路》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中小民营企业在自身技术基础薄弱,且无法像大企业一样在技术改造上进行大手笔投入的背景下,如何借助信息化软件平台,逐步实现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益生产业务模式。
公司从2017年首次提出《科信技术三年信息化规划》及《科信技术供应链三年规划》,在2019年再次提出下一个五年规划。
科信技术智能制造转型整体分三步走:
首先是起步打基础
突出管理体系的导入,通过表格化、可视化手段推动组织优化、流程优化、质量改善、现场管理的提升。
其次是两化融合
通过信息系统导入,外部打通供应链两端的客户和供应商的链接,内部围绕财务改善打通销售、研发和供应链跨部门的衔接。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协同效率,降低运作成本。
最后是智能制造
通过引入以需求为牵引,将5G基础数据建设、设备联网、软件接口对接等信息系统集成,搭建了一个完善的工艺管理系统软件平台,完成数控设备的联网。实现了MES与ERP协同合作,同时以机器人代替人工,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基础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最终形成了一个生产全过程实时监督的精益生产模式。
科信技术坚持每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力争在2025年成为代表“中国制造2025”最高水平的“中国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不仅推动传统工厂实现信息化改造升级,同时通过自身的核心技术向市场提供5G、网络能源领域的解决方案,带动上下游共同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
● 短期趋势:极度弱势行情中,投资者可暂时观望。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下跌的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3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2334.08万股,占流通A股15.23%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3.70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科信技术亮相2021国际智能制造论坛”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