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矗立风口 天顺风能拟2.55亿元“探路

    2021-05-27 10:10:16 证券日报网 收藏

  近年来,国家能源局不断完善清洁能源产业政策,出台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取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着力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向各省市印发《关于报送“十四五”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在5月30日前报送方案。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内蒙古、陕西、安徽、辽宁、河南、甘肃、新疆、河北等八个省区相继发文启动报送工作;同时,各大能源企业“光储、风光储、风光水火储”等一体化项目业务布局也一再提速。

  近日,天顺风能(002531)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天顺风能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与河南华濮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为推进濮阳县产业集聚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签署了《合作协议》,并设立孙公司濮阳天顺华濮绿能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告显示,本次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亿元,其中,上海天顺拟以自有货币资金出资2.55亿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51%;项目拟规划建设风电装机容量300MW,光伏30MW,上海天顺为项目推进和实施的主导方。

  根据《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280号),此次合作的项目属于“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和“风光储一体化”项目。

  天顺风能方面表示:“该项目将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以先进技术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推进新能源电力对化石能源电力的替代,必然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来储存新能源电力,并实现多能互补,从新能源电力转型上看,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将呈现显著的‘双侧随机性’和‘双峰双高’的‘三双’特征。”

  “具体来说,过去的电力是根据需求一侧的随机性波动,加大电力供给,但是新能源替代之后,新能源供应使得电力供给侧也变为随机性波动,为了缓解峰值压力,也就是双高双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子电力设施,夏冬两季节供应高峰,所以必须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利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对现有新能源产生的电力能源进行消纳,从而平衡电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现如今,源网荷储一体化多在申报消纳阶段。”盘和林说道。

  “目前,源网荷储一体化还没有很好的盈利模式,但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地,相信未来将会形成一套有效的盈利激励机制。企业从长期来看会因此而获益。”盘和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表示。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构建‘源网荷储’四维融合互动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革命的必由之路。”

  “传统电力系统由‘源网荷’三者组成,为最大化利用清洁电力,稳定电源供应,储能成为新的发展需求,由此转变为‘源网荷储’电力系统。”张孝荣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道:“作为新一代电力系统发展路径。它将‘电源、电网、负荷、储能’视为一个整体,可精准控制社会可中断的用电负荷和储能资源,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天顺风能是全球具规模的风力发电塔架专业制造企业之一,本次拟建合资项目将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有助于发挥自身先进技术优势,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提升公司业绩。”张孝荣向《证券日报》记者说道。



 

天顺风能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5-27)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0.59亿股,占流通A股59.85%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8.34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相关阅读
  •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2024-07-23 21:59:30

本文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矗立风口 天顺风能拟2.55亿元“探路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