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绩优股,伊利股份(600887)增发募资130亿元引发市场强烈关注,公司股价6月7日一度下跌近6%,可以看出市场对增发方案的担忧。有投资者认为公司此前高分红,而今又通过增发稀释原股东权益的做法不妥。
这次增发计划募资130亿元,其中液态奶生产基地项目投入募资金额最大,为54.8亿元,婴幼儿奶粉项目计划投入15.5亿元,长白山(603099)矿泉水项目计划投入募资金额2.7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将38.6亿元。从增发项目上,多数投资者还比较认可,伊利股份一直增长稳定,此次公司在全国选择了多个原奶资源丰富、规模化牧场集中的区域,使用定增募集资金建设符合绿色生产和智能制造标准的乳制品生产基地,投建后有望让公司再上台阶。此外还有矿泉水项目也让投资者比较感兴趣,矿泉水毛利率高,伊利股份营销能力强,可以和公司渠道重合,有利于开拓新领域。
8年前,2013年伊利股份完成约50亿元定向增发,用于收购中国圣牧37.00%股权以及投资于新西兰乳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国内高附加值乳品如液态奶、酸奶、冷饮、奶粉的提质增效项目、运营中心投资/研发中心及云商平台项目等,开启了公司新一轮高增长序幕。募资有时意味着公司有更好机会,并非坏事。
问题在于,这次融资之前,公司连续高分红。去年实现净利润70.78亿元,分红达到49.88亿元,分红率为70.47%。
公司2019年、2020年分红达到99亿元,如果最近两年不分红,或者少分红的话,公司可以不用实施这次增发,或者减少增发金额。特别是2020年的高分红,与这次融资距离如此之近,似乎没有必要,既要用钱,又何必要分。以伊利股份6月4日收盘时市值计算,募资金额相当于总市值的5.40%,意味着现有股东权益将被稀释,而且分红和募资都要牵涉精力,分红还要纳税,募资成本也很高。
伊利股份一直在维持高分红,高分红并非不好,上市公司用真金白银回馈消费者是好事儿,监管部分也在鼓励分红,比如1996年上市后,伊利股份累计实现净利润518亿元,累计现金分红就达到304亿元。而该公司直接融资只有64亿元。这也是伊利股份被投资者看好的原因,即增长良好,现金流良好,盈利良好。作为一家投资者特别在乎的公司,投资者盼望公司不要稀释股权。
也有投资者从中看到机会,善于寻找投资机会的高瓴资本一季度通过二级市场买入伊利4484万股,占总股本0.74%,伊利股份从年初的高点51.85元跌到现在的不到38元,已经下跌了超过27%,这次增发带来的股价下跌,可能是一次进入机会。
● 短期趋势:盘整震荡中,短期不宜操作。
● 中期趋势:已发现中线卖出信号。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537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23.08亿股,占流通A股38.92%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9.50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目前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有加速趋势。已发现中线卖出信号。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一封「请辞函」周四 (18日) 在网络上走红,信中提及已故娃哈哈集团创办人兼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辞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集团经营管理。宗馥莉突然请辞除激起集团第二代接班背后的千层外,也将内部矛盾曝光。...
本文“伊利股份拟增发募资130亿元 投资者疑惑高分红必要性”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