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蓝光发展公告,公司下半年将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结合公司目前的资金状况,为了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及债务的优先偿还,经董事会慎重研究,决定终止实施本次股份回购方案。

公告披露,截至目前累计回购股份达2847.73万股,支付总金额为1.35亿元,与回购方案中的下限相差187.2万股,占比为93.83%。未达下限主要原因是,2021年以来,随着房企“三道红线”等监管政策的实施,房企融资环境持续收紧,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1
公告披露,截至目前累计回购股份达2847.73万股,支付总金额为1.35亿元,与回购方案中的下限相差187.2万股,占比为93.83%。未达下限主要原因是,2021年以来,随着房企“三道红线”等监管政策的实施,房企融资环境持续收紧,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2
标普上周已经将蓝光发展长期发行人评级由B-下调至CCC-,展望负面。标普指出,该公司面临着很高的拒付风险,未来三个月蓝光有总计42亿元的国内债券到期,首个到期日期是2021年7月11日。
到2022年上半年,四川蓝光仍面临7.5亿美元的海外到期债务。蓝光的项目处置计划一直缺乏进展,截至5月底,公司通过处置长三角部分项目筹集资金约10亿元。然而,此后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如果公司的融资状况在年底前没有恢复,上述债务也有很高的违约风险。
3
标普还认为蓝光将无法从项目公司调动现金到控股公司偿还债务,这些资金用于项目竣工和偿还建设贷款。截至2021年3月31日,该公司的现金余额为260亿元,合同销售额在今年前五个月以50%的健康速度增长,达到450亿元人民币。然而,大量的现金和房地产销售流入被困在项目公司。
由于其非银融资的风险,四川蓝光面临着额外的挑战。有迹象表明,信托公司已开始提前收回蓝光的贷款。近日,由于信托公司的申请,超过17亿元的项目股权被中国法院冻结。标普称,其会将任何对公司有追索权条款的信托贷款不予偿还视为违约
近日,票研社接到不少蓝光持票人的咨询,其持有的蓝光票在6月份到期后按时提示付款却遭到了拒付。票研社友情提示,随着国家对地产行业宏观调控措施的不断深入,众多地产公司均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难题,华夏、蓝光、苏宁纷纷纷陷入商票的兑付困境。虽然市场上经常会传出一些外部资本接盘的消息,但均未得到证实。
即便是真有这样的资金接盘,其主要目的仍是维持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债券的兑付以及金融机构借款偿还,因为这些将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生存以及后续大笔资金的进入。
所以,从这一角度考虑,用于支付到期的票据显然并不是解决企业困境的好选择。作为逾期票据的持有者,积极解决、不拖延、不妥协恐怕才是保护自己权利的最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