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7月30日晚间,捷捷微电(300623)公告称,公司拟引入外部投资者向全资子公司捷捷微电(南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捷捷南通)增资5.1亿元。增资后,捷捷南通注册资本增至13.1亿元,捷捷微电持股比例降至61.07%,但仍为捷捷南通控股股东。

  公告显示,本次投资方共有七家,分别是南通苏通集成电路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南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南通科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南通众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峰泽一号投资合伙企业、南通挚琦智能产业投资中心。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去年9月,捷捷微电以自有资金2亿元设立捷捷南通,随后又对其增资6亿元,捷捷南通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至8亿元。捷捷南通经营范围包括光电子器件制造、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零售;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销售等。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及今年一季度末,捷捷南通总资产分别为2亿元和3.38亿元,负债规模均较低。不过,截至目前,捷捷南通尚未实现营业收入,去年,捷捷南通净利润为36万余元,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243.5万元。

  捷捷微电表示,本次增资可增强捷捷南通的资本实力,优化其资本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次增资有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符合公司发展方向。本次增资事项完成后,捷捷南通仍为公司控股子公司,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其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

  不过,捷捷微电也提示说,捷捷南通在未来经营过程中面临市场、技术、管理等风险,本次增资完成后,其业务发展情况和预期投资效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捷捷微电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和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具备以先进的芯片技术和封装设计、制程及测试为核心竞争力的IDM业务体系为主。同时,集功率半导体器件、功率集成电路、新型元件的芯片研发和制造、器件研发和封测、芯片及器件销售和服务为一体。

  不久前,捷捷微电披露了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2.22亿元-2.45亿元,同比增幅为90%-110%。

  捷捷微电表示,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司聚焦主业发展方向,紧紧抓住“推动我国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及推进功率半导体进口替代为契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环比保持良好的增长。

  二是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发挥募投项目的产能利用效应和产品结构匹配功率半导体产业结构发展之需要的团队建设;公司主营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环比保持较好的增长。

  国海证券认为,捷捷微电以晶闸管为代表的拳头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积极延伸产业链上下游,在行业缺货背景下,产能可得到保障,IDM竞争优势明显。公司面向新能源、新基建等新兴需求开发高端电子元器件,推动整机企业积极应用创新产品,加速元器件产品迭代升级,未来有望在行业高景气度和国产替代加速的大背景下不断成长。



 

捷捷微电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7-30)


● 短期趋势:股价的强势特征已经确立,短线可能回调。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上涨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8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689.76万股,占流通A股1.63%

综合诊断:捷捷微电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8.15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股最近有重大利好消息,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相关阅读
  •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经指数4连跌,失守4万关口,80%以上股票下跌

    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2024-07-23 21:59:30
  • 宗馥莉突请辞曝光娃哈哈内部矛盾!专家:对集团发展与影响应不太大

    宗馥莉突请辞曝光娃哈哈内部矛盾!专家:对集团发展与影响应不太大

    一封「请辞函」周四 (18日) 在网络上走红,信中提及已故娃哈哈集团创办人兼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辞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集团经营管理。宗馥莉突然请辞除激起集团第二代接班背后的千层外,也将内部矛盾曝光。...

    2024-07-22 21:22:55

本文捷捷微电为全资子公司引战5.1亿元 上半年净利润有望翻倍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