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间,同兴环保(003027)发布上市以来首份半年报,2021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35.81%;净利润8147.85万元,同比增长40.42%;扣非后净利润7400.35万元,同比增长34.80%。公司表示,业绩稳健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公司业务领域的开拓延伸,一方面也得益于疫情防控的积极成效。
深耕焦化、钢铁,拓展石灰窑、造纸
同兴环保从焦化行业除尘设备和工程业务起步,逐步成长成为国内知名的非电行业烟气治理综合服务商,向客户提供超低排放整体解决方案,涵盖烟气治理全过程。公司近年来业务结构逐步优化,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烟气治理工程和催化剂业务占比不断提升,相对传统的除尘设备占比日益降低,在2021年上半年其比重已经降至1%以下。
依托在低温脱硝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公司先后为国家能源集团、鞍钢集团、山西焦化(600740)、康恒环境等众多非电行业知名企业提供了烟气治理产品及项目服务,业务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确立了公司在焦化、钢铁等主要非电行业烟气治理综合服务领域及低温脱硝催化剂领域的领先优势。
近年来,在巩固焦化、钢铁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公司工程业务领域不断拓宽,先后承建了山西建龙、瑞丰钢铁、津西钢铁、聊城研聚等石灰窑烟气治理工程。此外,还获得了湖北振华化学铬盐、渑池仰韶水泥、青岛安迈铝业等工程项目订单,进入多个细分行业领域。公司催化剂产品已覆盖钢铁、焦化、陶瓷、玻璃、水泥、垃圾焚烧、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诸多领域。
随着项目承接方式日渐拓宽,项目规模日益增大,公司项目吞吐能力不断增强。今年5月,公司签订邯郸钢铁(600001)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邯钢老区退城整合项目焦化工程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标段EPCO(设计-采购-施工-运营)总承包合同,其中运营服务费达1亿元;6月,公司承建的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碱回收炉烟气低温SCR脱硝项目投产,装置达标排放,运行稳定,已顺利通过第三方检测。
巩固技术优势,有望借双碳政策打开市场
同兴环保在人才引进、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近3年每年的研发投入均超过4000万元,在工业烟气治理方面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已经拥有授权专利140余项,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项技术、产品入选《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名录》、《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公司重视产学研合作,先后与安徽工业大学、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最近,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设立的“大连理工――同兴环保CCUS联合研发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以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应用基础研究为依托,以产业化、工程化应用为目标,聚焦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技术创新,聚集双方在技术、人才、市场推广、工程实施等方面的优势,在技术战略咨询、前沿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制、科技成果产业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长期深入合作。
低温脱硝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补热所需的煤气(燃气)消耗,具有显著的节能优势。公司凭借这一技术优势,目前正在积极推广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客户新建烟气治理项目提供包括节能诊断、节能方案设计在内的全流程项目服务,对已经建成的非低温脱硝装置进行节能改造、更换低温SCR脱硝催化剂,与客户共享项目运行的节能效益。
节能是降碳的重要途径,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低温脱硝节能优势所带来的降碳效益也非常可观。以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硝为例,200℃SCR脱硝相比280℃SCR脱节能率达38.32%。据公司推算,一台常规的360m 烧结机每年可减少4.6万吨CO 排放,全国在运烧结机约11.2万m 如果均采用低温SCR脱硝可以减少1041万吨/年的CO 排放。随着碳约束的逐渐收紧,碳收益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低温SCR脱硝的市场空间值得期待。(齐和宁 )
● 短期趋势:股价的强势特征已经确立,短线可能回调。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3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54.88万股,占流通A股2.53%
综合诊断:同兴环保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5.97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一封「请辞函」周四 (18日) 在网络上走红,信中提及已故娃哈哈集团创办人兼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辞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集团经营管理。宗馥莉突然请辞除激起集团第二代接班背后的千层外,也将内部矛盾曝光。...
本文“同兴环保:业务领域拓展见成效 净利润增长超4成”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