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船舶(600150)集团旗下广船国际制造的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16管节钢壳顺利完成交付过驳。这是广船国际建造交付的第10个管节,标志着广船国际承担的管节制造任务已完成过半。
在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钢壳制造项目中,广船国际承担18节沉管隧道钢壳、1个最终接头段和1个试验段,总价超过24亿元;黄埔文冲承担14节沉管隧道钢壳和1个试验段。(点击查看详情>>)
串联建造,创造最短周期
E16管节钢壳采用平台线串联方式建造。即在1号工位上的钢壳基本成型的时候,紧接着在2号工位上开始后一个钢壳的环段建造,待前一个钢壳完成过驳后,再通过模块小车运输至1号工位。采用串联建造,可以减少重新布墩、调整测量网等工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真正实现管节钢壳的 “流水线式”建造 。
E15管节钢壳于8月23日过驳交运。紧接着,E16管节钢壳于8月24日完成纵移,于9月24日通过厂内联合验收,从纵移到完成交付仅用时1个月,创造了目前为止的 最短周期纪录 。
披星戴月开展测量验收
交运上岸,破除重重难关
完成建造并不代表着工作结束。管节钢壳完工后还需上驳交运,运输至桂山岛智能浇筑工厂下驳上岸,进行浇筑作业,这一过程难关重重。
9月25日,E16管节钢壳完成过驳交运,上驳作业采用136轴线模块小车和64台智能移船小车联合作业,总耗时仅1小时56分,较此前耗时有所缩短。
从龙穴岛到桂山岛码头,全程航道约35海里,乱流暗礁多且港池狭小,要安全平稳地将管节钢壳运输至指定位置完成下驳坐墩,仍有不小挑战。
9月26日,广船国际船运事业部创造性地利用大功率卷扬机与拖轮配合,通过卷扬机带缆的方式实现了驳船的完美“倒车入库”。与此同时,还需要检查各项精度指标,确保管节钢壳精确定位、平稳上岸坐墩。
9月27日12时,E16管节钢壳由 136轴线模块小车和64台智能移船小车联合 顶升过驳,开始上岸作业。
检查管节坐墩水平,确保平稳上岸坐墩
SPMT模块车操作手精准操作运输
指挥根据测量情况下达操作调整指令
9月27日14时25分,E16管节钢壳准确运送到岸上指定位置,完成下驳上岸作业,标志着该钢壳所有工作圆满完成。
E16管节钢壳“顺滑”上岸
敢为人先,不断突破自我
深中通道连接深圳、中山两地,是国家重大工程,是打通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沉管隧道是世界首例特长、特宽、特深的海底沉管隧道,而且还是世界首次大规模采用钢壳混凝土结构的钢壳制造,史无前例,建造难度高。
广船国际自2018年承接GK01标合同开工建造以来,在制造中不断摸索、持续改进,过驳耗时从最初的几小时到如今稳定在2小时左右,制造方式从逐个建造到如今的串联制造,取得了一次次突破。
目前E17、E18管节钢壳均已在紧张制造中,预计将于年内交付。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回落整理中且下跌有加速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72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4.90亿股,占流通A股60.98%
综合诊断:中国船舶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5.15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目前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有加速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连通大湾区,这个24亿的大项目完成过半”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