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同时,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意见的颁发,让职业教育领域备受关注,也为教育行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殊不知,作为ICT龙头企业的紫光股份(000938)早已悄然布局职业教育,目前已有多个产教融合项目落地。据悉,紫光股份及旗下新华三集团一直以来持续服务教育信息化领域,在为职业教育提供先进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底座的同时,也在加强推动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
今年9月初,公司与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新华三芯云产业学院”迎来了第一批新生,近600名2021级新生到校报到。这是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以深入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入融合的重要成果。该芯云学院于今年6月成立,依托学校现有的信息工程学院,深度整合学校自身学术和教学资源,以及新华三产教融合的深厚积累和实践,围绕四川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培养一批具备高技术水平、高职业素养的工程师队伍,服务四川产业建设。
截至目前,“紫光芯云学院”已与众多院校达成产教融合的合作,包括西南大学、广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内容主要包括共建集成电路、云计算、大数据专业、共建网络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人工智能特色班等。
此外,紫光在产教融合领域合作的院校已超过400家,其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已培养超过5000名教师。除此之外,紫光股份也是中国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平台的主要发起单位之一,该平台隶属于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旨在以现代产业学院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创新,培养大批产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紫光股份高级副总裁陈永红表示,未来紫光股份及旗下新华三将基于“紫光芯云人才培养计划”,将行业实践经验融入教学环节,与学校合作大力培养集成电路和数字化产业人才。
2021年,公司正式发布“紫光芯云学院”人才培养计划,以集成电路、数字化和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为落脚点,以职业教育1+X证书(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大赛和行业认证为依托,协同产业链、生态链和教育链、人才链,从而真正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推动中国高科(600730)技产业技能人才培养。
2019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据了解,目前新华三集团已有4个1+X证书制度试点,包括无线网络规划与实施、智能网络应用与优化、大数据平台运维、集成电路专业,并建立了1+X证书与新华三的行业认证的书证融通机制。
陈永红表示,实现“十四五”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仅需要顶尖的创新人才,更需要数以千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尤为需要高质量人才的集成电路产业,推动产教融合更是实现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紫光股份及旗下新华三重磅打造的“紫光芯云学院”将从“产、学、研、用”四个方面进行数字工程人才培养,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全面对接。紫光系公司具有丰富而广泛的产业上下游资源,未来拿到新华三颁发的证书的学生,有更多机会可以去这些企业实习和工作。
据介绍,紫光芯云学院依托教育部产学合作各项目,与各类院校开展芯片、云网等专业建设,同时面向芯云产业需求,与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此外,紫光芯云学院还将通过多层级师资团队培养、构建人才联盟、举办人才双选会、打造就业直通车等多种方式,全面推进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据透露,未来,新华三集团将把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典范案例经验加快复制推广,让“紫光芯云学院”走向更多教育院校,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全面对接,促进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侯利红)
● 短期趋势:市场最近连续上涨中,短期小心回调。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上涨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292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9.19亿股,占流通A股67.08%
综合诊断:紫光股份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6.59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紫光股份悄然布局职业教育 多个产教融合项目已落地”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