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业绩增速不及预期,连吃两记跌停后,通策医疗(600763)(600763,SH)再次上了热搜,这次是因为董事长的“出格言论”。
“实在受不了这股比厕所还臭的嘴巴发出来的恶臭,必须通而快之。”10月17日中午,与投资者隔空“文斗”的通策医疗董事长吕建明发出了如此感叹。
董事长与股民之间的骂战背后,最本质的问题实则依旧聚焦在口腔赛道的成长逻辑上,省外市场扩张受阻、集采降价风险陡升……“牙茅”通策医疗的高估值是否还能维持?
公司高层发言事关企业形象
吕建明在注册的账号ID是“JimmyLui”。数日前,因连吃两记跌停,网络平台上持有通策医疗的投资者多有抱怨之声,其中也不乏恶意揣测甚至尖厉的辱骂之言。有些上市公司高管对一些投资者的过激言论,或许一般都不予理会,但吕建明则铁了心要一争高下,连发七篇帖子炮轰部分投资者。
针对“通策医疗这种老庄股杀猪股,存在于股市没有什么意义,唯一的意义是作为一个杀猪样板”的言论,吕建明甚至表示:“这样的人买我们的股票是我们的耻辱。”
据《》记者了解,吕建明下场“怼”投资人的行为并非孤例,近年来也曾发生过多次上市公司高层言论不当的情况。如迈瑞医疗(300760)董秘李文楣曾在股东大会现场说,“今天有好多股东只有100股,也来参加股东大会,不知是何居心”。
不过本周一(10月18日)前,吕建明已将上述言论清空。而人民网旗下人民财评就此发表评论指,千亿董事长更应对投资者保持敬畏之心。
一家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经理告诉《》记者,除了股东大会可作为公司高层与投资者交流的正式渠道,券商也会定期组织投资者到上市公司预约调研,还有深交所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的平台,投资者均可在上述平台提问;此外,上市公司也会设立投资者接待热线并有专人负责接听。
上述经理还表示,投资者关系事关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形象,高层的不当发言,有可能对公司的企业形象、声誉及股价造成消极的影响。在确保企业正常经营的同时,加强与投资者沟通、消除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壁垒也是上市公司高层理应担当的责任。
种植牙集采带来口腔赛道逻辑生变?
董事长与投资人的骂战风波尚未平息,市场针对通策医疗乃至于口腔赛道背后成长逻辑的争论却愈加火热。
三季报显示,通策医疗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分别为6.31亿元、6.86亿元和8.1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1.59%、23.14%和12.44%;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62.95%、13.27%和5.88%。第三季度,通策医疗在盈利能力上的下滑更为显著,毛利率同比下降1.95个百分点至49.91%,净利率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至37.69%。
在10月16日公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通策医疗对三季度业绩增速放缓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因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客户就诊需求在二、三季度释放,2020年三季度单季度同比基数较高;2021年9月,市场就种植牙集采等事项大范围讨论,客户种植需求有观望、推迟就诊现象。”
通策医疗在公告中提及的种植牙是一种治疗牙齿缺失的解决方案。一直以来,牙种植都被认为是“暴利”行业,国海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我国每万人种植牙的数量约28颗,平均每颗牙的消费金额为7400元。高昂的价格也导致国内种植牙渗透率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我国急速增长的种植牙需求和有待提高的种植牙渗透率,也意味着挑战与机遇并存。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小莉关注到了种植牙费用高昂令患者难以承担的问题,她结合自己的就医经历称:“当地(肥东县)医院平均一颗种植牙治疗费用大约6000-26000元不等。如果种全口牙,相当于在县城买套房。”因此,她建议将种植牙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一时引发热议。
8月22日,浙江省宁波市医保局约谈5家种植牙供应商,表示,“要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让种植牙回归到合理的价格区间”,随后在24日发布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明确医保历年账户支付种植牙项目的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该意见征求稿明确提到将“调整口腔种植牙项目整体医保支付标准”作为工作目标,并就收费标准表示“目录内国产品牌种植牙收费标准为每颗3000元(含材料费不超过1000元、医疗服务费2000元),目录内进口品牌种植牙收费标准为每颗3500元(含材料费不超过1500元、医疗服务费2000元)。”
宁波市医保局的这一举动,让市场看到了牙科耗材被纳入集采范畴的可能性,不少投资人也据此认为集采将成为口腔行业变革的信号。
9月22日,针对种植牙医保支付的争论,国家医保局也在文件中明确了几项关键信息:目前各省(区、市)对眼镜、义齿、义眼等器具均不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指导地方将种植体纳入平台挂网范围,促进各品牌种植体价格阳光透明,挤出水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支付标准。
这意味着种植牙短期内或许并不会在全国范围内纳入医保报销范畴,但国家鼓励地方先行探索,通过各地区集采压缩耗材价格并为全国推广提供经验的路径已然渐渐清晰。
锁定高端客户、进军低价市场
对于市场讨论的种植牙集采事项,通策医疗也在后续公告中补充道:“种植体集采对以提供口腔医疗服务为主的上市公司而言是机遇并非危机,公司将积极通过共同富裕的行动,推动通策高中低口腔超市的概念,增加低价种植项目,促进公司在低价种植市场的占有率。”
此外,在10月15日流出的一份公司机构调研内容纪要中,谈及对未来种植牙市场的考虑,通策医疗表示仍然会维持10%以上的客户贡献70-80%的收入,坚持锁定高端客户的思路,同时扩展中低价市场是未来的另一个核心,并认为利润不会受太大影响。
国海证券研报显示,从目前种植牙在国内市场上的格局来看,欧美品牌占据高端市场,目标客户是大型公立医院及连锁口腔医疗机构;日韩品牌性价比较高,主要客户则是民营医院和口腔诊所等。韩国的种植体采用较为激进的定价策略,口腔医院的终端整体价格5000~6000元(基础款),为许多有刚性需求但无法支付万元以上种植体的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因此近年来放量迅速、市占率大幅提升,由2016年的36%提升至2020年的58%。
据此判断,通策医疗如果想要开拓低价种植市场,势必将直面来自日韩品牌的竞争;国产替代仍需要时间、技术的沉淀以及政策的扶持,想要依靠降价来拉动需求增长似乎显得过于乐观。
从成本端考虑,上述纪要中还指出:“种植正畸耗材占比25%左右,补牙耗材不多。整体业务耗材平均占14.6%。”据此,通策医疗认为其主要是负责提供医疗服务,根据医疗服务结果付费,而不是按照耗材成本进行付费,因此耗材的价格变动对公司影响不明显。
这样的观点也在国海证券的研报中得到了验证,经国海证券测算,从消费者支付端看,口腔医院和其他费用占比在七成以上,种植体占比预计在 10.4%,修复材料占比9.6%,牙冠占比 3.5%。也就是说,消费者支付的钱更多流入了口腔医院(用于支付医师费用,市场推广费用,购买医疗设备、口腔医院盈利等),耗材费用实际占比较低。
扩展中低价市场是“无奈之举”还是“纾困之道”,抑或如通策医疗所言,“是机遇而非危机”?目前业界也在这个问题上多有分歧,但能够确定的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千禧一代逐渐走向社会,“美丽经济”作为新的消费风口,口腔赛道依然有着巨量的消费需求有待释放。
-400080920
责编 陈俊杰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下跌的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9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61亿股,占流通A股50.16%
综合诊断:通策医疗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31.35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通策医疗董事长怒怼投资者背后:种植牙集采当头? 口腔赛道成长逻辑或生变”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