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华熙生物与江南大学主办,齐鲁工业大学、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协办的“第三届生物活性物-功能食品与肠道皮肤大健康高峰论坛”在山东济南举办。本届高峰论坛旨在就功能食品领域的基础研究、生物合成、功效评价及终端应用等相关学术、产业问题展开多视角、跨学科的交流,以期推动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中国生命与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
中国生物发酵协会秘书长王洁表示,生物发酵技术及产品作为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撑,行业发展趋势向好。功能发酵制品作为功能食品的重要功能性配料,2021年产量规模达到374万吨。近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与功效评价的发展,新型功效发展原料研发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她表示,希望通过本论坛,业界加深产学研的进一步合作,积极推动功能发酵制品和功能发酵食品产业的发展。”
长期从事发酵工程、食品技术领域研究工作的陈坚教授在“功能性营养品的高效生物制造”主题中指出了食品合成生物学(利用细胞、原料,然后构建细胞工厂,发展各种食品配料,或者添加剂的定制技术)在食品制造效率革新、低碳生产方面的巨大潜力。朱蓓薇教授在题为“海洋性生物活性物质与营养健康”的演讲中分享了海洋生物资源的独特性以及海洋活性成分(海洋多肽、油脂、多糖等)在满足大众营养健康需求的价值。她呼吁加大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基础研究,以推动海洋功能食品产业的创新发展;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郭学平博士在“透明质酸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的主题分享中从政策、实验研究、市场应用案例多个维度全方面介绍了透明质酸的生物活性特点、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多元功效以及广泛的应用价值。”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功能性食品产业的产值已超过2700亿,产业近3年平均增速超过15%。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表示,公司一直致力于推进国内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华熙生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对口服透明质酸进行研究,并为国外企业提供食品级透明质酸原料。2004年开始,华熙生物开始申报新资源食品原料,2008年被获批透明质酸可用于保健食品原料。经过16年的努力,今年1月7日国家卫健委批准了由华熙生物申报的透明质酸钠(即透明质酸、玻尿酸)作为新食品原料,可添加于普通食品中,这标志着我国透明质酸终端食品市场进一步放开,行业将迎来新的增量空间。
赵燕表示,对于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已经成为助推中国食品产业升级的关键突破口。当下及未来,华熙生物将做到技术和产业落地“两手抓”,积极借助自身微生物发酵技术平台优势,帮助广大高校科研院所项目孵化、科研成果转化,同时,积极联合政府、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一起推动行业规范标准的建立,以此来保障生物活性物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安全有效应用。(齐和宁)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316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4990.75万股,占流通A股53.47%
综合诊断:华熙生物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72.97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华熙生物:技术和产业落地“两手抓” 共同推动行业规范标准建立”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