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四川省自贡运输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运机股份”)的首发申请获证监会核准。
据招股书披露,运机股份主要从事以带式输送机为主的节能环保型输送机械成套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物料输送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通用带式输送机、管状带式输送机、水平转弯带式输送机、其他输送机及其相关配套设备等。
此次在深交所主板首发,运机股份拟募资5.18亿元,分别用于大规格管带机数字化加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物料输送成套装备远程数据采集分析控制系统应用产业化项目、露天大运量节能环保输送装备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西南运输机械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尽管已核准上市,但运机股份的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以及销售收入信披自相矛盾等问题都值得市场重点关注。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不容忽视
最新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下称“报告期”),运机股份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82亿元、7.75亿元、6.91亿元和2.6亿元,2019及2020年,运机股份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0.95%和-10.81%,营收规模下滑幅度逐步加大。进入2021年,营收增速有所好转,2021年1-6月,运机股份营收同比增长13.92%。
在营收规模增长乏力的同时,运机股份的应收账款规模却在快速攀升。报告期各期末,运机股份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6.98亿元、9.65亿元、9.3亿元和7.96亿元,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89.29%、124.55%、134.64%和306.25%。
从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增速对比来看,2019年,运机股份营业收入增速为-0.95%,营收规模出现小幅下滑,但应收账款余额却大幅增加,增速高达38.16%;2020年,尽管运机股份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规模都在减少,但营业收入的下滑幅度为10.81%,而应收账款余额的下滑幅度仅为3.58%,营业收入下滑幅度高于应收账款。
此外,从账龄结构来看,报告期各期,运机股份账龄为一年之内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分别为4.05亿元、4.7亿元、3.48亿元和2.84亿元,在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中的占比分别为58.01%、48.69%、37.37%和35.64%,账龄为一年之内的应收账款占比逐年降低。
由此可见,运机股份面临的应收账款回款风险不容小觑。
显然,这一风险也受到发审委的重点关注。发审委在发审会上提出,请发行人说明在报告期收入小幅下降的情况下,应收款项余额较大且占营业收入比例逐年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应收账款余额逐年增加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大幅波动是否对发行人可持续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等。
销售收入信披自相矛盾
据最新招股书披露,运机股份获取订单的方式为招投标和商务谈判,其中招投标为运机股份获取订单的主要方式。报告期各期,运机股份通过不同订单获取方式实现的业务收入及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报告期各期,运机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7607.48万元、76853.93万元、67146.94万元和25560.32万元。
但招股书“营业收入构成”却显示,报告期各期,运机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7607.48万元、76853.93万元、68488.57万元和25560.32万元。
也就是说,2020年,最新招股书为运机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提供了两个不同的表述,二者相差高达1341.63万元。
另外,招股书“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与营业收入对比”显示,报告期各期,运机股份的含税营业收入分别为9.05亿元、8.73亿元、7.94亿元和2.98亿元。结合报告期各期的营业收入可计算出,运机股份报告期各期适用的增值税平均税率分别为15.69%、12.72%、14.94%和14.45%。
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运机股份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11%、16%、10%和6%;2019年,运机股份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6%、10%、13%、9%和6%;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运机股份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3%、9%和6%。
这意味着,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基于含税营业收入和营业收入计算得到的增值税平均税率竟然超过运机股份最大适用增值税税率,这个逻辑合理吗?期待运机股份及其中介机构对上述疑问给出合理的解释。
● 短期趋势:市场最近连续上涨中,短期小心回调。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
综合诊断:运机集团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6.46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运机股份: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不容忽视 销售收入信披自相矛盾”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