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文婧
在全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纷纷提出了“双碳”目标,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海亮股份(002203)瞄准在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核能等领域所需的铜基新材料作为公司又一项重要发展方向。
11月7日晚间,海亮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在甘肃兰州新区设立控股子公司,投资89亿元建设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暂定名,以下简称“项目”),分为三期,该议案已通过董事会会议审议。
项目以确保实现现有产品发展目标为前提,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高性能铜箔产品,投产后,海亮股份将形成高性能铜箔生产能力15万吨/年,其中锂电铜箔12万吨/年,标准铜箔3万吨/年。
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动力电池需求量呈几何级数增长,高性能锂电铜箔需求量也随之快速提升。海亮股份投建锂电铜箔有望成为进入新能源铜基材料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全球数码产品市场的稳定发展,锂电池在储能方面广泛应用,下游锂电池市场高速增长也将带动锂电铜箔需求提升。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测未来几年全球锂电池市场仍然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到2025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1,523GWh,全球锂电铜箔市场需求将达97万吨,2020-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为33.9%。
此外,在5G通信方面,高频高速PCB作为电子产品重要上游,其高增长也将带动铜箔需求增长。根据Prismark预测数据,2020-2025年全球PCB市场年均复合增速在5.8%;GGII预测,2021-2025年标准铜箔出货量仍然会稳定增长,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在5.9%左右,到2025年全球标准铜箔市场需求将达68万吨。
据悉,目前中国锂电池铜箔仍以6-8μm为主,继宁德时代(300750)实现6μm锂电池铜箔切换后,比亚迪(002594)、国轩高科(002074)、星恒股份、亿纬锂能(300014)等国内主流电池厂也在积极引入6μm锂电池铜箔。在保证电池安全使用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更薄的4.5μm铜箔已成为国内主流锂电池铜箔生产企业布局的重心。
值得一提的是,海亮股份在项目产品选择上主要为6μm、4.5μm锂电铜箔。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关键基础材料,其极薄化发展对增加电池容量至关重要。未来随着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终端客户对锂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性能极薄锂电铜箔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价值和前景。
海亮股份还表示,公司紧盯全球铜箔市场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境外设厂的丰富经验、能力及全球化优势,将进一步加快境外铜箔市场详细调研,全面论证欧美、东南亚地区建设年产10万吨铜箔项目的可行性,还将积极寻找优质的铜箔生产企业的合作和并购机遇。
(编辑 崔漫)
● 短期趋势:股价的强势特征已经确立,短线可能回调。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上涨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4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0.69亿股,占流通A股57.41%
综合诊断:海亮股份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2.12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股最近有重大利好消息,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双碳”目标下锂电铜箔前景广阔 海亮股份拟投资89亿元建设”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