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碧水源(300070)(300070)承担的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有机物高浓缩的膜法高品质再生水工艺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顺利通过北京市科委验收。业内专家表示,该课题取得的纳滤膜技术、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这2项标志性成果,可实现污水高等级资源化和能源回收自给,同时大幅降低工程运行成本,为解决北京乃至全国的水污染严重和水源、能源匮乏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据了解,作为该课题标志性成果之一的纳滤膜技术,具有高效截留有机物、适度脱盐、低压节能的优势,已在云南大理洱源县新水源厂、北京上庄再生水厂实现示范应用,前者每天可处理1万吨污水,出水主要指标达地表Ⅲ类(湖、库)标准,作为洱海的优质补水,有效保障洱海入湖水质,对洱海等高原湖泊的保护治理实现质的飞跃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后者每天可处理1.2万吨污水,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Ⅲ类,主要作为周边产业园区的高品质再生水回用,剩余部分排入北京南沙河作生态补水,削减入河污染物,对改善提升南沙河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该课题另一个标志性成果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V-MBR),具有能耗低、脱氮效果好、膜抗污染性强的特点,以处理规模为1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为例,一年可降低能耗约365万度电,多削减总氮逾百吨,目前已在北京窦店再生水厂示范应用。在此前由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在武汉召开的振动膜生物反应器(V-MBR)技术评审会中,参会的院士专家称赞该技术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在同时实现节能降耗和水质提升的方向上取得革命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际应用推广价值巨大。
据了解,该课题历时四年,紧扣我国污水资源化、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碳减排的需求,针对我国典型城镇污水,以获取高品质再生水和提升能源自给率为目标,基于新型膜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开发,形成一种前瞻性的、追求能源自给的膜法高品质再生水处理工艺技术,并通过工程示范,卓有成效的推动了相关理念、技术与产业的发展。(燕云)
● 短期趋势:该股进入多头行情中,股价短线上涨概率较大。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6.19亿股,占流通A股25.12%
综合诊断:碧水源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18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下一篇:亿纬锂能收深交所关注函
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碧水源承担的北京市科技课题通过验收 取得两项标志性成果”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