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雪制药(300147)孙公司广东香雪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雪医药”)因旗下瓶装凉茶饮料“粤抗1号”涉及虚假宣传,收到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一事持续发酵。
虚假广告“蹭热点”
根据香雪制药此前发布的公告所述,香雪医药因擅自使用“疫情居家预防”“广州市卫健委推荐”“广州疫情中医药防控专家组连开”等内容对“粤抗1号”进行宣传,被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处罚款30万元。
记者发现,目前,淘宝“香雪旗舰店”的凉茶饮料“粤抗1号”仍然在售,不过其外包装上,已经没有了“广州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专家组连开”“新冠肺炎居家预防”的宣传字眼。
“粤抗一号”的相关信息最早出现在今年6月3日,有关广州市卫健委的一则报道中。
该报道称,由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组织77位来自温病学、中医肺病、中医危急重症、中药学等领域的中医药专家,组建的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控专家组联合开具的中药方,被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疫情防控组命名为“粤抗一号”,已经纳入《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中医药干预方案》。
企查查数据显示,香雪制药已于2021年6月28日递交了“粤抗1号”的商标注册申请,申请类别为方便食品、啤酒饮料。目前,商标状态显示为“注册申请中”。
如此看来,香雪医药在该报道后推出的“粤抗1号”凉茶,实际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蹭热点”产品。这不由让人质疑香雪制药在产品研发上的用心程度。
从财报中的研发投入数据看,2018年至2020年,香雪制药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36%、3.98%、4.67%。乍一看,在中药类个股中,这样的研发投入占比似乎并不低。然而,企查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香雪制药共申请66项专利,但外观专利就有28项。
此外,香雪制药的研发投入资本化率也长期保持高位。2018年至2020年,该数据分别为64.56%、44.71%、53.32%。而从绝对值上看,2020年,香雪制药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达到7652.33万元,同期净利润数据为9842.09万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净利润比例达到了77.75%。
疯狂并购后陷入债务危机
记者在进一步查阅财报后发现,香雪制药在研发上的“缩手缩脚”或与其巨大的债务压力有关。
根据2021年三季报数据显示,香雪制药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仅为0.43、0.29。两项数据都降至上市以来的的新低。具体到货币资金和短期借款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9月底,香雪制药货币资金仅余1.65亿元,但短期借款却高达20.85亿元。
不仅公司缺钱,大股东也缺钱。数据显示,香雪制药的大股东广州市昆仑投资有限公司于2020年进行了两笔股权质押,目前其质押比例已经高达95.94%。从质押日算起,香雪制药的股价跌幅已近40%。
深陷债务危机与香雪制药此前盲目并购扩张不无关系。2013年至今,香雪制药频频发布收购资产、股权的公告,并先后将沪谯药业、湖北天济、兆阳生物等多家药企纳入麾下。伴随着并购推进的同时,香雪制药的总资产从2013年的34.75亿元增长至2021年三季度的116.4亿元。
然而,并购并没有带来预想的业绩回报,随着债务压力急剧上升,从2020年开始,香雪制药不得不通过不断转让药物权益、出售子公司、转让投资项目来“回血”。
就在10月15日,香雪制药再次发布转让子公司股权公告称,公司与知识城集团签署了关于子公司兆阳生物的股权转让协议书,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将兆阳生物分立后的100%股权以1994.94万元转让给知识城集团。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3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2.04亿股,占流通A股31.16%
综合诊断:香雪制药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15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孙公司因虚假广告被罚 香雪制药疯狂并购后或陷入债务危机”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