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将迎来重要参与选手。
12月24日晚间,中集集团(000039)披露,全资控股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在内的十家企业拟共同出资组建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即“中国海工技术”),注册资本为200亿元,聚焦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工程技术研发。从持股比例来看,中国船舶(600150)现金出资38亿元,持股19%,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也参与投资。
央企主导新公司落户上海
据披露,中国海工技术由十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为200亿元。作为国内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创新型专业技术公司,公司将主要聚焦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工程技术研发,包括聚焦海工装备总体设计、装备总装两个环节,提升中国海工装备产业国际竞争力,信息技术赋能,加快提升海洋工程智能化水平,以及海工装备相关软件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整体来看,本次投资也由央企主导,上海地方国资联手参与。
其中,中国船舶现金出资金额最高,达到38亿元持股19%,中集海洋工程及其他参股公司分别现金出资18亿元,持股占比均为9%。其中,招商局旗下子公司招商局投资发展也参与投资,同时,招商局通过子公司招商局国际(中集)投资有限公司持有中集集团24.49%,位列第二大股东,因此,本次出资也构成关联交易。
另外,“三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以及中国远洋海运、中国中车(601766)和中交集团也出资参与,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也同样参与注资,并且中国海工技术的注册地址就在上海黄浦区。中国海工技术设董事会,董事会成员为11人,董事长也将由中国船舶推荐。
同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总部宣布从北京迁入上海。据了解,自今年下半年起,中国船舶集团不断加快在上海产业布局调整,推进船海创新资源在沪聚集发展。中国船舶集团董事长雷凡培介绍,中船集团总部迁驻上海后,将使上海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船舶、钢铁、港机、码头、航运大企业总部集聚的城市,产业链、供应链集聚效应更加突出,也将推动中船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
中集集团表示,通过本次合作投资,将积极参与中国海工技术的组建,结合自身在海洋产业方面的优势,将集团海工有关业务资源和能力纳入其中,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和成(002001)果转化应用,进一步助力集团海工业务的升级转型,为国家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根据投资进度,新公司首期到位资金20亿元,全体股东按照持股比例以货币出资,到位资金主要用于满足统筹资源、搭建创新体系、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等需要;其余注册资本将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30年内缴足。目前暂无其余资本认缴计划。
海工业务逐步恢复增长
除了参与投资中国海工技术,中集集团今年来投资动作频频。
继7月份中集海工引入烟台国资入股,12月16日,中集集团控股子公司新加坡来福士、全资子公司南方中集与烟台国丰集团共同出资设立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重点发展高端海上油气生产装备、海上风电、海水淡化等海洋新业务。海洋科技集团注册资本为50亿元,其中,新加坡来福士和南方中集合计出资41.65亿元,占海洋科技集团83.3%的股权;烟台国丰集团出资8.35亿元,占海洋科技集团16.7%的股权。
中集集团指出,对于集团海工板块而言,本次交易可以带来增量现金,同时降低本集团海工板块 的资产负债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带来烟台市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深入推进集团 海工业务的升级转型。
另一方面,深圳国资此前也表达了将于中集海工在海洋新产业(300832)方面进行合作,包括深海养殖、海上风电、海上文旅等海洋新产业发展方向;各方未来可能会共同开展一些如股权合作等资本运作方式,提升协同价值。
在2021年前海招商大会上,中国海洋科技集团等十个重点前海投资项目正式启动,中集集团与前海管理局达成共建中国海洋科技集团的战略合作意向。据悉,中国海洋科技集团(筹)将通过承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使命,充分融入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区域规划,通过科研创新、发展,抓住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机遇并打造冠军产品。
中集集团董事长兼CEO麦伯良也介绍,深圳的定位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中集作为全球海洋经济的代表企业之一,将为深圳贡献自身的力量。中集将与深圳市属国资企业全面协同对接合作,这其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用武之地。
另外,麦伯良在8月业绩交流会上上表示,今年海工应该会大幅减亏,存量平台亏损在减少,船厂部分也将减亏甚至会扭亏为盈;另外,公司海上风电,海上渔业等业务占比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中集海上风电相关装备在全球能源消费转型浪潮和双碳政策目标的双重利好下快速发展。集团海洋工程业务新增生效订单12.71亿美元,其中油气生产平台3.87亿美金,海上风电及清洁能源3.73亿美金,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18.17亿美金,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 短期趋势:该股处于空头行情中,可能有短期反弹。
● 中期趋势:回落整理中且下跌有加速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56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2.55亿股,占流通A股51.35%
综合诊断:中国船舶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2.69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目前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有加速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一封「请辞函」周四 (18日) 在网络上走红,信中提及已故娃哈哈集团创办人兼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辞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集团经营管理。宗馥莉突然请辞除激起集团第二代接班背后的千层外,也将内部矛盾曝光。...
本文“200亿元中国海工技术问世 中国船舶领投“三桶油”参股”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