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峰电子(600237)深耕薄膜电容器行业四十余年,拥有深厚技术积累。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超薄BOPP薄膜供不应求,价格看涨,将给公司带来较大业绩弹性。新公司扩产电容器项目全面聚焦新能源汽车、风光储、柔性直流输电领域。新项目投产有望推动收入增长、盈利提升。
国资入主迎来新生
铜峰电子是老牌薄膜电容器生产企业,拥有电容器薄膜-金属化薄膜-薄膜电容器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技术积淀深厚。2020年11月,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铜陵高新区管委会。新股东控股后,重组董事会,聘任新管理团队,规划6亿资本开支,全面聚焦下游新能源市场。相关改革措施已初见成效: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归母净利润3,324万元,同比增长531.4%。
薄膜电容器迎来新成长
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未来将成为薄膜电容器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2020年,以上几个市场薄膜电容器市场空间合计30.4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15亿元,CAGR约30.5%,并带动薄膜电容器行业增速再上新台阶:预计2025年全球薄膜电容器市场将达到263亿元,五年CAGR约12.4%。
电容器新项目全面聚焦新能源,产品结构改善盈利有望提升。公司电容器收入结构中,交流电容器占比较高,毛利率水平低于同行。公司拟与韩国成门电子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100万只新能源汽车滤波用薄膜电容器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贡献收入5.1-5.2亿元,较2020年电容器收入增长超过140%。风光储、新能源汽车以及柔直输电行业增速快,进入壁垒高,产品盈利能力更强。随着新能源行业销售占比提升,公司薄膜电容器业务毛利率也存在提升空间。
超薄BOPP薄膜供不应求
新能源汽车带来的3um及以下BOPP膜的需求,2021年约为0.8万吨,2025年将增长至2.3万吨;风光储对应的3-5umBOPP膜的需求,2021年约为1.0万吨,2025年将增长至1.9万吨。超薄BOPP薄膜关键设备依赖进口,扩产周期长达2-3年,2023年才会有新产能投放,预计超薄电容薄膜供需缺口将持续拉大,3um及以下超薄薄膜价格看涨。铜峰电子的首条超薄产线有望于2023年投产,不仅薄膜业务有望量价齐升,更可凭借薄膜自产优势,拓展薄膜电容器市场。
投资建议
2022年起公司新能源相关电容器项目将陆续投产,收入与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考虑到超薄BOPP电容薄膜涨价存在超预期可能,公司具备薄膜自供优势,并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风光储、柔直输电等高成长赛道,未来三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为73%,给予公司2022年70倍估值(PEG为0.96),对应目标价12.6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12亿股,占流通A股19.79%
综合诊断:铜峰电子近期的平均成本为9.49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一封「请辞函」周四 (18日) 在网络上走红,信中提及已故娃哈哈集团创办人兼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辞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集团经营管理。宗馥莉突然请辞除激起集团第二代接班背后的千层外,也将内部矛盾曝光。...
本文“铜峰电子 老树开新花 业绩弹性大”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