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晚间,公考龙头上市公司中公教育(002607)(002607,SZ)回复了深交所的关注函。
随着2021年三季报的业绩大变脸,中公教育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收到了两份关注函,而在昨日(12月28日)的第二份关注函回复公告中,中公教育表示,据其公司财务部门统计,2021年1月~9月退费金额123.97亿元,退费比率65.81%。在参培人数减少对业绩带来不利影响之外,高退费率也成为中公教育业绩下滑的原因。
而面对今年以来的高退费率,中公教育表示,这来源于2021年公职招录人数有所下降,以及国家规范校外培训市场导致部分校外培训企业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市场竞争加剧,2021年中公教育的高退费班次占比增加,导致2021年整体退费率较往年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中公教育称,学员贷也直接推高了协议班退费率,是造成2020年四季度和今年前三季度高退费的主要原因。
业绩下滑背后:前三季度协议班退费比率达65.81%
如果学员考试没有通过或公务员招考未被录取,费用可以部分或全额退还。作为公考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中公教育提供的协议班,有着考不过可以部分或全额退款的特点,而协议班培训价格也明显高于中公教育的普通班。但今年以来,协议班的高退费比率成为了中公教育营收以及其核心业务――公务员序列培训收入同比大幅下滑的原因之一。
深交所关注函显示,中公教育2021年前三季度公务员序列的参培人数及收入分别较2019年减少16%和11%,较2020年减少42%和21%。
对此,中公教育表示,2021年前三季度公务员序列培训收入同比出现下滑,主要影响因素为收款不及预期及退费增长较多。
中公教育公告显示,近几年来,其协议班整体退费金额不断上升,其中,2019年度退费金额74.23亿元,退费比率44.14%、2020年度退费金额100.09亿元,退费比率46.54%、2021年1月~9月,退费金额123.97亿元,退费比率65.81%。
而对于其核心业务――公务员序列培训今年前三季度的退费金额大幅度增加,中公教育解释称,随着今年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推出的协议班高退费班次的占比有所上升,但在招录公告和招录人数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提高通过率的难度增加从而导致退费增加。
此外,中公教育表示,学员贷的使用,虽然扩大了参与培训的生源,但部分学员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考试准备不充分等因素影响,导致使用贷款的学员通过率明显低于公司正常通过率,这也导致退费率较高。
另一方面,由于2021年省级公务员联考时间提前,中公教育指出,考试学员考前准备时间缩短,使得学员的参培意愿减弱,从而影响公司招收的参培学员人次减少,同时对公司课程安排造成不利影响,部分长线班无法开展,替代为非长线班。这也影响了其前三季度的收入。
不过,中公教育认为,其市场占有率并未明显下滑,并表示,学员贷的使用巩固了原有市场份额并进一步提高了参培学员数量。
回应存贷双高质疑:需要充足资金应对可能的退费
在收入大幅下滑之外,中公教育另一备受关注的存贷双高问题再次被提及,在此前问询函的回函中,中公教育称,其需要充足资金应对可能的退费。
但深交所在第二份关注函指出,中公教育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货币资金、定期存款及理财产品等金额扣除合同负债(预收款项)后为27.81亿元、37.68亿元和39.94亿元,仍大于短期借款金额。
对此,中公教育回复称,其各年度及各年末货币资金、定期存款及理财产品等余额真实,银行短期贷款发生额及余额真实,并表示有多项因素需求充足的资金。其中,包括之前所提及的在协议班模式下,需要充足资金以应对可能的退费。中公教育公告显示,其协议班收入始终维持在总收入的75%左右。鉴于协议班学员不过要退还学员大部分学费,从稳健经营的角度出发,公司需要保有一定规模的货币资金或者可以及时变现的资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协议班退费。
此外,中公教育指出,由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公司需要通过部分短期银行借款以应对季节性的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自2018年以来,中公教育没有停下扩张的步伐,其经营规模和分支机构在不断增长,中公教育指出,其先后在山东、吉林、辽宁、陕西、北京等地购置建设学习及办公场所,对资金有一定需求。
而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经营亏损消耗资金也被中公教育纳入其在货币资金充裕情况下持续新增债务的原因及用途。中公教育称,为应对疫情反复影响带来的潜在风险,公司通过银行贷款增加现金储备,提高公司的风险抵御能力。此外,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校外培训市场,对中公教育所处的职业教育培训行业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如线下网点的设置条件、消防安全、开班管理、收费管理、广告投放等,也对中公教育产生影响,中公教育指出,这致使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出现负数,产生较大金额的经营亏损。
在昨日披露了回复公告后,截至今日(12月29日)收盘,中公教育上涨1.81%,报收于7.87元/股。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5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4.72亿股,占流通A股28.74%
综合诊断:中公教育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90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一封「请辞函」周四 (18日) 在网络上走红,信中提及已故娃哈哈集团创办人兼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辞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集团经营管理。宗馥莉突然请辞除激起集团第二代接班背后的千层外,也将内部矛盾曝光。...
本文“考不过退学费模式成“双刃剑” 公考龙头中公教育9个月退费近124亿”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